[发明专利]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3098.8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万龙;谢聿铭;吕宗亮;黄体方;刘鑫;树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1/008;B23K1/19;B23K1/20;B23K10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低压 辅助 钎焊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能够使得康铜丝与不锈钢针管的连接充分,成形良好,无未焊合区的问题,同时连接部分的长度可调,属于钎焊领域。负压装置与充氩箱密封连接并位于充氩箱的上方,充氩箱的内部充满氩气,坩埚位于充氩箱的内部,加热装置设置在坩埚上,坩埚内放置有钎料。去除康铜丝一端绝缘漆皮和杂质;将康铜丝穿入去除杂质后的不锈钢针管中,用膏状钎剂浸润康铜丝和不锈钢针管的前端;在充氩箱内充入氩气,加热坩埚内钎料;将待焊接热针的后端插入负压装置内,前端插入坩埚内至熔融钎料浸没不锈钢针管3~4mm,抽出不锈钢针管内的气体形成低压,使得坩埚中的熔融钎料向上流动填充不锈钢针管,保持3~5s;从充氩箱取出热针,冷却至室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装置和钎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气体通常指毫针气体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历代医家在针灸治疗寒症、虚时,力图使针能够适当加温,来提高临床疗效。如运用口腔含针的“暖针”法,古称“炜刺”的火针法,以及迄今针灸临床上还应用比较广泛的“温针灸”等等。但这些传统方法,受科学技术条件限制,各有其局限性。热针是在总结传统温针灸与火针灸优点的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新型针灸方法,热针灸时,将热针刺入穴位实现“针”的功能,更能利用电流使针尖发热,让热量直接送达穴位以治疗疾病,热针灸将针刺热灸融为一体,是机械刺激和热刺激的有机结合。热针疗法是根据传统针灸理论,利用电流使热针针体发热,通过调节电流改变热针温度或使温度恒定,从而使治疗得到最佳疗效。
热针主体结构为一根外径0.3mm,内径0.2mm的不锈钢管及内部的直径0.09mm康铜丝,在热针尖端,要求去掉铜丝绝缘层并与不锈钢管实现紧密连接,经过机械加工形成锥角尖端,由于此处电阻值较高成为发热源。
传统工艺采用挤压法实现热针不锈钢针管与康铜丝的机械连接,成品率低且接头密封性差,一旦针尖部分存在缝隙则易引起病人的血液病传染,存在安全隐患。相比挤压法,焊接是实现两种材料冶金结合的有效方式,采用熔焊方法虽能连接热针不锈钢针管与康铜丝,但工艺较复杂;采用钎焊方法来实现热针不锈钢针管与康铜丝的连接,得到的热针尖端处,铜与不锈钢的连接不充分,成形不良,易产生多处未焊合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采用普通钎焊方法连接热针不锈钢针管与康铜丝时,得到的热针尖端处,康铜丝与不锈钢针管的连接不充分,成形不良,产生多处未焊合区的问题,同时为实现热针尖端处,康铜丝与不锈钢针管连接部分的长度可调。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由负压装置、充氩箱、坩埚和加热装置组成,能够使得康铜丝与不锈钢针管的连接充分,成形良好,无未焊合区的问题,同时康铜丝与不锈钢针管连接部分的长度可调。
所述负压装置与所述充氩箱密封连接,所述负压装置位于所述充氩箱的上方,所述充氩箱的内部充满氩气,所述坩埚位于所述充氩箱的内部并位于所述负压装置的下方,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坩埚上,所述加热装置用于给所述坩埚加热,待焊接热针的一端位于所述负压装置内,待焊接热针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坩埚内,所述坩埚内放置有钎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所述的负压装置由低压抽气装置、胶管和胶塞,所述低压抽气装置位于所述胶管的内部,所述胶塞密封连接在所述胶管的内部并位于所述低压抽气装置的下方,所述胶塞设置有连接待焊接热针的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所述的低压抽气装置活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医用热针低压辅助式钎焊装置所述的胶塞的上端过盈配合连接在胶管内部,所述胶塞的下端过盈配合连接在所述充氩箱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万洲特种焊接有限公司;哈尔滨万洲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30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