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782.4 | 申请日: | 201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7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许旭;黄煜宇;肖坤;裴兴丽;龚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68 | 分类号: | G01N27/68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尖端 喷雾 玻璃 滴管 离子化 装置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尖滴管(1)、载物台(3)、电极(2),所述尖滴管(1)采用玻璃材质制成,所述尖滴管(1)由玻璃滴管前端经过高温拉伸得到,所述尖滴管(1)前半部呈圆锥状,所述尖滴管(1)后半部呈圆柱状,所述尖滴管(1)前端为尖端,所述尖滴管(1)放置在载物台(3)上并用铜丝固定,所述电极(2)一端自尖滴管(1)后端插入尖滴管(1),并伸入尖滴管(1)内的样品溶液中,所述电极(2)另一端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2)为铜电极、银电极或者铂金电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滴管(1)的尖端直径为0.1-0.25mm,所述尖滴管(1)的尖端与质谱仪(4)的进样口左右对准并形成1000-5000V的电压,所述尖滴管(1)的尖端与质谱仪(4)的进样口之间的距离为10-14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3)为可调节角度的装置,所述尖滴管(1)的尖部向下倾斜7.5°对准质谱仪(4)的进样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滴管(1)的尖端与质谱仪(4)的进样口之间的距离为10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尖端电喷雾的玻璃尖滴管离子化装置在质谱直接进样分析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首先,将尖滴管固定在载物台上并且调节载物台的高度及角度,使尖滴管的尖端与质谱仪的进样口左右对准,尖部斜向下7.5°对准进样口,尖滴管的尖端距离质谱仪进样口10-14mm;
2)然后将待测样品溶液自尖滴管后部加入,再插入接地的电极;
3)最后,开启质谱仪进行分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溶液溶度为0.1mg/ml,待测样品为中性、碱性或酸性化学样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仪为傅里叶变换质谱仪,傅里叶变换质谱仪的质谱分析条件为:若为正离子模式下测试,其质谱条件为,干燥气,流速1.0ml/min、温度200℃,电压4.5kV,离子累积时间为0.2sec,飞行时间为0.8ms;若为负离子模式下测试,其质谱条件为,流速1.0ml/min、温度200℃,电压4.5kV,离子累积时间为0.5sec,飞行时间为0.6ms。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当采用正离子模式检测时,待测样品溶液为含1%甲酸的甲醇溶液;当采用负离子模式检测时,待测样品溶液为含1%氨水的甲醇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7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