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CEA检测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662.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7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3;G01N33/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CEA抗体 荧光蛋白 偶联 制备 分子荧光 互补技术 诊断试剂盒 试剂盒 准确度 发明试剂 检测试剂 临床检测 肿瘤诊断 免清洗 准确率 肿瘤 监测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CEA诊断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抗CEA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N端片段、抗CEA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C端片段;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一种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CEA诊断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抗CEA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N端片段的制备、抗CEA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C端片段的制备;最后还公开了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具有操作简单、免清洗、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等优点,便于临床检测使用,其应用于肿瘤的监测,可以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用于体外免疫诊断检测人体内CEA的含量,属于疾病诊断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一种存在于结肠癌、正常胚胎肠道、胰腺和肝内的一种蛋白多糖复合物。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
CEA最初发现于结肠癌和胎儿肠组织中,故名癌胚抗原。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等。但吸烟、妊娠期和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非特异性结肠炎等疾病,15%-53%的病人血清CEA也会升高,所以CEA不是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诊断上只有辅助价值。此外,血清CEA水平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
97%的健康成人血清CEA浓度在2.5ng/mL以下。原发性结肠癌患者CEA增高占45-80%。除原发性结肠癌以外,腺胰癌、胆管癌、胃癌。食道癌、腺癌、肺癌、乳腺癌和泌尿系统的肿瘤阳性率也很高,一般在50-70%。
良性肿瘤、炎症和退行性疾病,如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胰腺炎和酒精性肝硬变病人CEA也有部分升高,但远远低于恶性肿瘤,一般小于20ng/mL,CEA超过20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所以测定CEA可以作为良性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依据。
常用的CEA检测方法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放射性免疫法和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操作时间长,过程需要清洗,步骤较繁琐。放射性免疫法缺点是产生放射性污染,废弃物处理复杂。磁微粒化学发光属于非均相反应,操作过程需要清洗,降低了试剂的精密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果能利用CEA的抗体,以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为平台,研发出一种针对肿瘤诊断的CEA快速检测试剂。使其与现有检测试剂相比,具有操作快速、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精密度高等优点;将其应用于肿瘤的监测,可以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则就会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和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定量检测CEA的检测试剂盒、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CEA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抗CEA抗体偶联荧光蛋白N端片段;
2)抗CEA抗体偶联荧光蛋白C端片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CEA抗体为针对CEA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CEA抗体偶联荧光蛋白N端片段的步骤中,荧光蛋白N端片段与抗CEA抗体的质量比为1∶1-1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CEA抗体偶联荧光蛋白C端片段的步骤中,荧光蛋白C端片段与抗CEA抗体的质量比为1∶1-10。
根据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所制备的基于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CEA检测试剂盒。其主要组成包括:
1)抗CEA抗体偶联的荧光蛋白N端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