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籽榨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2228.6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马管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管习 |
主分类号: | B30B11/10 | 分类号: | B30B11/10;A23F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模板 圆形环 油菜籽 榨油装置 密封盖 压模孔 承重台 把手 减震底座 伸缩杆轴 伸缩杆 承重 茶饼 凸起 下压 轴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菜籽榨油装置,所述减震底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承重台和伸缩杆,所述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压模孔,所述压模板和圆形环饼均通过轴接套与伸缩杆轴接,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壁设置有与压模孔对应的凸起,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压模板上设置有凹槽,该油菜籽榨油装置,将油菜籽叶放置入压模孔内,同时将压模板和圆形环饼放置在环形承重台上,通过拉动把手将密封盖下压,使圆形环饼与压模板旋转出承重台,同时圆形环饼与压模板分离有效的进行茶饼的批量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压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菜籽榨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菜籽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油菜籽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油菜籽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油菜籽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油菜籽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油菜籽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油菜籽是一种发酵茶,通常需要压制成型来进行保存和销售,但是由于茶叶的珍贵程度和工艺调件限制,机械压制会导致茶叶破碎,因此手工压制油菜籽叶是目前主要压制方式,但是生产效率低,且脱模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菜籽榨油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菜籽榨油装置,包括减震底座、密封盖和轴接套,所述减震底座的顶部分别安装有承重台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插接在承重台的内腔,所述伸缩杆的上端一侧轴接有压模组结构,所述压模组结构包括压模板和圆形环饼,所述压模板上开设有若干压模孔,所述压模板和圆形环饼均通过轴接套与伸缩杆轴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壁设置有与压模孔对应的凸起。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一侧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压模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圆形环饼上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限位凸起。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连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铰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承重台为圆柱形,且内部安装有缓冲垫。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油菜籽榨油装置,将油菜籽叶放置入压模孔内,同时将压模板和圆形环饼放置在环形承重台上,通过拉动把手将密封盖下压,将放置在压模孔内的茶叶压制成茶饼,通过拉动压模组结构,使圆形环饼与压模板旋转出承重台,同时圆形环饼与压模板分离有效的进行茶饼的批量收集,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快速脱模,直接成型,便于携带和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模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震底座、2承重台、3把手、4密封盖、5压模组结构、6铰接件、7伸缩杆、8压模孔、9轴接套、10圆形环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管习,未经马管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2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