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蛋白片段互补技术的PGII检测试剂盒、制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71967.3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G01N33/5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酶蛋白 抗体 偶联 制备 蛋白片段 互补技术 诊断试剂盒 试剂盒 发明试剂 反应底物 检测试剂 临床检测 胃癌发生 免清洗 胃癌 预警 预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蛋白片段互补技术的PGII诊断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N端片段、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C端片段和酶的反应底物;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一种基于蛋白片段互补技术的PGII诊断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N端片段的制备、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C端片段的制备;最后还公开了该试剂盒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试剂盒具有操作简单、特异性好、免清洗、精确度高等优点,便于临床检测使用,可预警胃癌发生,对预防胃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蛋白片段互补技术用于体外免疫诊断检测人体内PGII的含量,属于疾病诊断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每年新发胃癌患者约40万人,死亡人数近30万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胃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然而中国半数早期胃癌患者无任何症状,检出率低于5%。目前胃癌和其他胃部疾病的诊断仍依靠胃镜和组织病理学来确诊,但胃镜检查有一定痛苦,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容易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近年来,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与胃部疾病的关系以及其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胃蛋白酶原(PG)是胃液中胃蛋白酶没有消化活性的前体物质,分为胃蛋白酶原I(PGI) 和胃蛋白酶原II(PGII)两类。通常情况下,约有1%的PG透过胃黏膜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进入血液循环的PG在血液中非常稳定。血清PGI和PGII反映胃黏膜腺体和细胞的数量,也间接反映胃黏膜不同部位的分泌功能。当胃黏膜发生病理变化时,血清PG含量也随之改变。因此,监测血清中PG的浓度可以作为监测胃黏膜状态的手段。PG对胃部疾病的发展历程,一般可表述为:浅表性胃炎-胃粘膜糜烂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PGII主要由胃腺的主细胞和黏液颈细胞分泌,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PGII的变化对胃底粘膜病变疾病具有良好的诊断作用。
常规的PGII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抑制法检测迅速、省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影响因素和缺陷众多。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稳定期长的特点,但检测灵敏度较低。为解决上述问题,利用蛋白片段互补技术,以PGII的抗体构建技术平台,研发出一种简便、直观、灵敏的PGII快速检测试剂,可提高胃底粘膜病变诊断的准确率,具有极大的市场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定量检测PGII的检测试剂盒、其制备及使用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制备基于蛋白片段互补技术PGII检测试剂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抗PGII抗体偶联酶蛋白N端片段;
2)抗PGII抗体偶联酶蛋白C端片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抗PGII抗体为针对PGII不同表位的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PGII抗体偶联酶蛋白N端片段的步骤中,酶蛋白N端片段与抗 PGII抗体的质量比为1∶1-1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抗PGII抗体偶联酶蛋白C端片段的步骤中,酶蛋白C端片段与抗 PGII抗体的质量比为1∶1-10。
根据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所制备的基于蛋白片段互补技术的PGII检测试剂盒。其主要组成包括:
1)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N端片段;
2)抗PGII抗体偶联的酶蛋白C端片段。
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9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