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71071.5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吴可宏;郑锋;张婧;房晓军;胡梦莹;黄启忠;赵建军;汪毅;刘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0 | 分类号: | F17D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调式 悬挂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包括固定段、挂片安装段以及支撑段,所述固定段包括中心连杆以及至少一个撑杆组,所述撑杆组包括围绕中心连杆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撑杆对,撑杆对所包含的两个撑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并与中心连杆围成三角形,撑杆组的至少一端轴向可调的套装在中心连杆上,撑杆对所包含的两个撑杆相互铰接的位置具有用于与管道内壁顶撑配合的顶撑部。本发明解决了天然气采采输管道内悬挂装置不能适应各种管道尺寸的要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管道内部腐蚀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天然气中常常含有各种腐蚀性物质,这些腐蚀性物质会腐蚀相关容器及采输管道,为保障天然气生产和运输的安全性,就需要对容器和管道的腐蚀程度进行监测。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不同管段内安装与管道材质相同的挂片来检测容器和管道腐蚀的程度,但是现有的挂片悬挂工具,大多只能在固定管径的管道内进行悬挂,不能适应管道尺寸的变化,悬挂工具的适用范围有限,而实际生产中,天然气开采的相关容器及采输管道的尺寸常常是多样的,因此如何实现天然气相关容器及采输管道内悬挂装置更为广泛的适用性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然气管道内用于监测管道的腐蚀程度的挂片悬挂装置不能适应管道尺寸的变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管道内可调式悬挂装置包括固定段以及与固定段连接的挂片安装段,所述固定段包括中心连杆以及至少一个撑杆组,所述撑杆组包括围绕中心连杆周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撑杆对,撑杆对所包含的两个撑杆的一端相互铰接并与中心连杆围成三角形,撑杆组的至少一端轴向可调的套装在中心连杆上,撑杆对所包含的两个撑杆相互铰接的位置具有用于与管道内壁顶撑配合的顶撑部。其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的挂片悬挂装置只能固定在固定尺寸的管道内,不能灵活的适用于不同管径的管道,本发明通过撑杆的设置,使得固定段撑杆能够灵活的支起和回落,满足了悬挂装置适应不同油气管道的管径需求,相邻撑杆的铰接处顶压在管道内壁上使得悬挂装置能够实现很好的固定,固定段和挂片安装段的分开设置使得挂片安装段可以采用耐腐蚀和绝缘性好的材质,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技术方案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撑杆组有一个且包括至少三个撑杆对。其有益效果:整个悬挂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采用三个撑杆的结构使得结构的固定更加牢固。
技术方案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撑杆组的一端通过螺套螺纹旋装在中心连杆上,各撑杆对的对应撑杆铰接在螺套上,中心连杆远离螺套的一端为螺栓头,撑杆组的另一端在远离螺套的方向上被螺栓头所挡。其有益效果:螺栓头用于挡止撑杆对的一侧,另一侧可以通过螺套的旋进进行调节,从而可以达到支撑杆支起和回落的目的。
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的基础上,挂片安装段通过中间隔断的链接螺母连接在中心连杆远离螺栓头的一端。其有益效果:链接螺母中间进行隔断,保障了固定段与挂片安装段的连接有足够的空间,当撑杆需要支起时,由于链接螺母中有隔断,对中心连杆有一定的阻挡作用,通过旋转与中心连杆连接的链接螺母可以实现撑杆的支起状态。
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挂片安装段包括与中心连杆同轴连接的中心支撑杆以及设置在中心支撑杆上的用于固定挂片的丝杆和丝杆螺母。其有益效果:丝杆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丝杆螺母用于将挂片固定在丝杆上,挂片的安装方式较为便捷。
技术方案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多个丝杆沿着中心支撑杆轴向间隔布置,相邻丝杆相互垂直。其有益效果:使得挂片能够沿着管道轴向进行布置,多个挂片进行检测能够避免较少挂片的偶然因素带来的数据误差,提高检测数据准确性。
技术方案7: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中心支撑杆采用耐腐蚀的四氟乙烯绝缘材料。其有益效果:耐腐蚀和绝缘性好的材料可以避免挂片受到连接部分的影响,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气一厂;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1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