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70635.3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2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 发明(设计)人: | 戴旭涵;李冬洋;丁桂甫;姜太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 | 分类号: | H01L23/49;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31317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红银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刻 金属焊盘 干膜光刻胶 电镀 种子层 种子层表面 封装引线 芯片 超精细 涂覆 显影 表面制备 衬底表面 衬底焊盘 传统引线 电镀工艺 互连结构 键合工艺 引线键合 牺牲层 暴露 干膜 移除 悬空 制约 | ||
1.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固定有芯片和金属焊盘的衬底表面涂覆一层干膜光刻胶;
2)对经过步骤1)处理的衬底进行曝光、显影,在芯片与衬底的金属焊盘上分别显影过孔;
3)在经过步骤2)处理的衬底表面制备一层种子层;
4)在所述种子层的表面再涂覆一层干膜光刻胶;
5)对涂覆所述干膜光刻胶后的衬底进行光刻、显影,使得芯片与金属焊盘上方的过孔以及过孔之间对应位于下述引线下方的种子层暴露出来;
6)在暴露的所述种子层上电镀金属层,形成过孔之间的引线;所述金属层为铜、金、铜镍复合层或铜金复合层中一种;
7)移除作为牺牲层的干膜光刻胶和种子层,最终形成悬空的引线互连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1)时,涂覆干膜光刻胶采用热辊压或真空贴膜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1)时,芯片厚度为20至100μm,干膜厚度为15-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2)时,过孔的尺寸为20~50μm,以芯片与衬底上正对的两个过孔为一组,相邻组过孔的间距为15~55μm,同组过孔之间引线长度大于5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3)时,制备种子层采用溅射,种子层材料采用铬铜复合层或钛铜复合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4)时,涂覆干膜光刻胶采用热辊压或真空贴膜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4)时,干膜厚度为15-6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5)时,过孔之间引线的截面形状为方形,宽度为20-6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6)时,电镀铜的厚度范围是10-60μm,电镀镍的厚度范围是1-5μm,电镀金的厚度范围是1-1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刻和电镀实现超精细封装引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7)时,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
-去除干膜光刻胶采用质量浓度为4%~40%的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种子层为铬铜种子层时,去除其中的铜种子层使用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液,体积比为40:1~1:1之间;去除其中的铬种子层采用高锰酸钾或者铁氰化钾溶液;
-所述种子层为钛铜种子层时,去除其中的铜种子层使用氨水和双氧水的混合液,体积比为40:1~1:1之间;去除其中的钛种子层采用氢氟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6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散热器筒式结构
- 下一篇:基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