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山药和/或穿龙薯蓣甾体总皂苷提取物在制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70306.9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3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光新;李文雯;王若竹;李伯刚;赵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3/06;A61P9/10;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王惠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皂苷提取物 逆转 穿龙薯蓣 黄山药 薯蓣科植物 病理基础 医药领域 应用 疾病 防治 治疗 | ||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薯蓣科植物黄山药和/或穿龙薯蓣的甾体总皂苷提取物在制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的药物,以及制备调节PPARγ‑LXRα‑ABCA1基因通路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以促进胆固醇逆转运为作用基础,制备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制备治疗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黄山药和/或穿龙薯蓣的甾体总皂苷提取物在制备促进胆固醇逆转运药物的用途。
背景技术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首要病因,其在许多发达国家中是主要致死性病因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也逐年升高。这类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家属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机体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HDL)作为胆固醇的接受体,可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包括巨噬细胞和AS斑块)转运到肝脏进行再循环或以胆酸的形式排泄,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逆转运(RCT)。通过RCT,可以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降低血浆和血管壁中的胆固醇水平,降低AS的风险。HDL为RCT的核心成员,主要由磷脂(PL)、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酯(CE)和载脂蛋白A-I(ApoA-1)组成。HDL包括多种亚类,各亚类所含的脂质、载脂蛋白、酶以及脂质转运蛋白的数量与功能均不同,因此这些亚类的形状、大小、密度和作用均有不同。尽管临床调查证实冠心病的危险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用于反应HDL水平)水平降低密切相关,但一些人群中有较高的HDL-C水平,或某些药物升高HDL-C的治疗中,仍会有心脏病和中风发作,说明HDL-C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HDL抗AS的功能。近年来研究发现,HDL的颗粒大小与AS的相关性更强,其亚类分布异常可能直接影响AS的发生和发展。
HDL亚类的生成和相互转换涉及多种蛋白和酶。首先,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诱导细胞内的PL和FC转移至ApoA-1形成前高密度脂蛋白(前-β-HDL,包括可用于血清检测的亚型前-β1-HDL),即新生HDL,随后在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酯化作用下,摄取外周细胞的脂质依次形成小颗粒高密度脂蛋白3(HDL3)和大颗粒高密度脂蛋白(HDL2)。HDL2所含CE再经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1选择性摄入至肝脏合成胆汁,或摄入至类固醇激素生成组织合成类固醇。其中,颗粒较小的前-β-HDL和HDL3亚型所含胆固醇较少,较易通过ABCA1途径接受外周细胞的胆固醇,参与RCT过程;而HDL2、HDL3可通过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BCG1)接受细胞内的胆固醇,成为RCT的另一条通路。大颗粒的HDL2还能通过与SR-B1结合形成疏水通道接受胆固醇,因此ABCA1、ABCG1和SR-B1三者共同促进细胞内胆固醇外流,推动前-β-HDL→HDL3→HDL2的转变过程。其中ABCA1对HDL形成至关重要,是预防及治疗AS的重要靶点。ABCA1的表达是多种分子水平的因子共同调节的结果,这些调控因子可简单分为3类:(1)第二信使(2)核受体(3)细胞因子。目前认为调控ABCA1基因表达最重要、研究最广泛的因子为核受体。核受体家族包括肝X受体(LXRα和LXRβ),视黄醇类X受体(RXR),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α,PPARβ和PPARγ),法尼醇类X受体(FXR)等。Chawla等研究发现LXRα和其上游基因PPARγ可刺激荷脂细胞上调ABCA1表达,提示PPARγ-LXRα信号通路在促进RCT中有重要作用。
黄山药又名姜黄、姜黄草、老虎姜、猴节莲,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黄山药Dioscoreapanthaica Prain et Burk的根茎,分布于西南及湖北、湖南等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8卷,P247)。穿山龙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根茎,又名穿山骨、穿地龙、狗山药、山常山、穿山骨、火藤根、姜黄、土山薯、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野山药、地龙骨、金刚骨、串山龙、过山龙,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湖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等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199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8卷,P2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3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滋阴补肾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食片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