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70116.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德生;许文鸿;周明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驱动 装置 摄影 模块 电子 | ||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镜头驱动装置包含基座、金属外壳、载体、至少一感测磁体、电路板、至少一位置感测元件、线圈及至少三驱动磁体。基座具有方形外观,基座包含基座开孔及四侧边。载体用以与镜头组装,载体能相对于基座沿着平行中心轴的方向移动。电路板开孔与基座开孔对应。位置感测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感测磁体对应。基座还包含至少三第一金属端子及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第一金属端子仅接近基座的四侧边中一者且由基座往外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延伸,位置感测元件接近四侧边中另一者。第二金属端子与电路板固接。借此,有助于降低组装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及摄影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镜头驱动装置及摄影模块。
背景技术
对于现今搭载于电子装置上的镜头而言,通常使用音圈马达(VCM)作为镜头自动对焦的镜头驱动装置,其中镜头驱动装置中的弹片可带动承接镜头的载体(Carrier),弹片受力形变而提供载体移动所需的自由度及回复力,以达成镜头的自动对焦功能。
然而,此类镜头驱动装置通常由多个零件组成,且为了满足镜头移动时对于精确及顺畅的要求,在镜头驱动装置的组装过程中还需要搭配多次的对位及校正步骤才能将多个零件一一精确地组装完成,因而使镜头驱动装置的生产效率及制造合格率受限。
因此,如何在改良镜头驱动装置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并维持其组装精度,进而提升摄影模块的成像品质以满足现今对电子装置的高规格成像需求,已成为目前镜头驱动装置领域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摄影模块与电子装置,镜头驱动装置中电路板开孔与基座开孔对应,且位置感测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感测磁体对应,从而通过镜头驱动装置中的零件配置方式降低组装复杂度及提高制造合格率。
依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镜头驱动装置,用以驱动镜头,镜头驱动装置包含基座、金属外壳、载体、至少一感测磁体、电路板、至少一位置感测元件、线圈及至少三驱动磁体。基座具有方形外观,基座包含基座开孔及四侧边。金属外壳与基座耦合并包含外壳开孔,外壳开孔与基座开孔对应。载体具有中心轴,中心轴为镜头的光轴,载体用以与镜头组装,载体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能相对于基座沿着平行中心轴的方向移动。感测磁体耦合于载体接近基座的端面。电路板包含电路板开孔及多个导电接点,电路板开孔与基座开孔对应,中心轴通过电路板开孔,导电接点中至少二者位于电路板开孔的周围。位置感测元件设置于电路板上并与感测磁体对应,位置感测元件用以侦测感测磁体平行中心轴的方向的移动量。线圈环绕设置于载体的外表面上。驱动磁体设置于金属外壳内并与线圈对应。基座还包含至少三第一金属端子及多个第二金属端子。第一金属端子仅接近基座的四侧边中一者且由基座往外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延伸,第一金属端子以埋入射出方法镶嵌于基座,位置感测元件接近四侧边中另一者。第二金属端子与电路板的导电接点焊接固定。借此,降低组装复杂度及提高制造合格率。
根据前段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载体可包含凹槽部,凹槽部用以置入感测磁体,凹槽部的缺口朝向基座。镜头驱动装置可还包含至少一上弹片及至少一下弹片,上弹片与下弹片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排列且皆与载体连接,下弹片设置于载体上接近基座的端面,下弹片包含端子连接区,端子连接区与基座的金属接点电性连接。金属外壳可还包含上钣及至少三侧壁,上钣环绕外壳开孔,侧壁连接上钣并由上钣往基座的方向延伸,且侧壁分别与基座的四侧边中至少三者对应,侧壁连接形成至少二角落,驱动磁体中至少二者分别设置于角落内,各侧壁的中央部不与驱动磁体接触。电路板开孔的直径为ψt,基座开孔的直径为ψc,其可满足下列条件:ψtψc。电路板可位于基座上远离金属外壳的端面。电路板可为方形并与基座的方形外观对应。位置感测元件的厚度为h,其可满足下列条件:h1.0mm。各第一金属端子的表面可镀金。感测磁体与位置感测元件可沿平行中心轴的方向排列。通过上述提及的各点技术特征,有助于降低成本。上述各技术特征皆可单独或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70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移除机构及光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超薄音圈马达及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