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9803.7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1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钟馥鸾;韩永金;黄怡;丁霞;邓若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朱成之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光电 转换 实现 近距 模拟 回波 信号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包含:S1、程控衰减器接收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将射频信号功率调整至光电转换器可承受的范围;S2、光电转换器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转换至光信号并进行延时,再将延时后的光信号转换至回波射频信号;S3、程控衰减器对回波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并发送至近距测距雷达系统;其中,中央处理器对光电转换器的信号转换进行切换控制,并对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进行定量控制。本发明可应用于各频段的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闭环测试,同时可标定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并提供大带宽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目标模拟回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系统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具体是指利用光电转换方式实现雷达系统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属于雷达系统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距测距雷达系统一般是一种小型化的雷达系统,适用于在复杂环境下的近距离高精度的目标探测,从而实现精确打击。
目前,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与其他测距雷达系统相比,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结体制较复杂,往往是多种体制的复合。比如利用窄脉冲、调频等复合的回波特性进行高精度测距,并减小杂波干扰。近距测距雷达系统因其发射功率小,隐蔽性较好,在近距精确制导武器上应用广泛。因此迫切需要对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进行测试和标定,这其中的关键则是雷达系统的模拟回波产生。
现有技术中,雷达系统模拟回波的方法众多,但是均不适合近距条件下复杂调制形式的近距测距雷达系统。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近距雷达系统的模拟回波产生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利用光电转换方式实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和方法,可应用于各频段的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闭环测试,同时可标定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距离,并提供大带宽近距测距雷达系统的目标模拟回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信号源系统,包含程控衰减器,与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连接;光电转换器,与程控衰减器连接;中央处理器,分别与程控衰减器以及光电转换器连接;其中,程控衰减器接收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将射频信号功率调整至光电转换器可承受的范围;光电转换器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转换至光信号并进行延时,再将延时后的光信号转换至回波射频信号;程控衰减器对回波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并发送至近距测距雷达系统;中央处理器对光电转换器的信号转换进行切换控制,并对程控衰减器的衰减量进行定量控制。
所述的程控衰减器包含:输入程控衰减器,与近距测距雷达系统通过电缆耦合连接,接收近距测距雷达系统输出的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将射频信号功率调整至光电转换器可承受的范围;输出程控衰减器,与近距测距雷达系统通过电缆耦合连接,对回波射频信号进行定量衰减,并发送至近距测距雷达系统。
所述的光电转换器包含:第一衰减器,与输入程控衰减器连接,对射频信号再次进行衰减,调节光电转换器的插入损耗;光调制器,与第一衰减器连接,将衰减后的射频信号调制转换为光信号;光信号延时器,与光调制器连接,对光信号进行延时;光探测器,与光信号延时器连接,将延时后的光信号解调转换为回波射频信号;第二衰减器,与光探测器连接,对回波射频信号进行衰减,调节光电转换器的插入损耗。
所述的光信号延时器包含:第一光开关,分别与光调制器以及中央处理器连接,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将光信号切换相应的延时值;光纤组,与第一光开关连接,对光信号进行相应的延时;第二光开关,分别与光纤组、光探测器以及中央处理器连接,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将光信号再次切换相应的延时值。
所述的第一衰减器和第二衰减器的衰减量与光纤组相匹配,使光电转换器的插入损耗为一个定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光电转换实现近距模拟回波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