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坦布苏病毒E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69719.5 申请日: 2017-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9865138B 公开(公告)日: 2022-03-22
发明(设计)人: 赵冬敏;刘青涛;李银;韩凯凯;杨婧;刘宇卓;黄欣梅;毕可然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分类号: A61K45/00 分类号: A61K45/00;A61K38/10;A61K38/17;A61P31/14;C07K14/18
代理公司: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代理人: 傅婷婷;徐冬涛
地址: 210014***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坦布苏 病毒 蛋白 受体 结合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坦布苏病毒E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应用。该受体结合域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受体结合域通过与坦布苏病毒受体HSPA9特异性结合,阻断病毒粒子与细胞吸附,从而抑制坦布苏病毒感染DF‑1细胞。该结合域对宿主本身不产生影响和副作用,使得该受体结合域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更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涉及一种坦布苏病毒E蛋白受体结合域的应用。

背景技术

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可引起以食欲急剧减退、产蛋量骤降为主要特征的 坦布苏病毒病。坦布苏病毒暴发以来已连年在我国多省大面积流行,并且感染的宿主谱还在不 断扩大,蛋鸭、种鸭、雏鸭、蛋鹅、种鹅及蛋鸡等均出现了坦布苏病毒感染的病例报道(Liu M, Chen S,Chen Y,et al.Adapted Tembusu-like virus in chickens andgeese in China.J Clin Microbiol. 2012,50(8):2807-2809.),已成为危害我国鸭鹅养殖业的重要疫病之一。(Huang X,Han K,Zhao D,et al.Identification and 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flavivirus isolated from geese in China.Res VetSci.2013,94,774-780;Su J,Li S,Hu X,et al.Duck egg-drop syndrome caused by BYDvirus,a new Tembusu-related flavivirus.PLoS One.2011,6,e18106.)。该病的发病率可高 达100%,死亡率在5%~10%之间(Tang Y,Diao Y,Gao X,et al.Analysis of theComplete Genome of Tembusu Virus,a Flavivirus Isolated from Ducks inChina.Transbound Emerg Dis,2012, 59(4):336-343.)。

坦布苏病毒病发病急,传播迅速,流行范围广。虽然已有坦布苏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但 在有些情况下,抗体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却发挥相反的作用。它们协助黄病毒属病毒进入靶细胞, 提高感染率,这一现象就是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这使得采用疫苗防治坦布苏病毒时 常常难以奏效。

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成员,该属病毒主要包括几种重要的人类病原体,包括登革病 毒、西尼罗病毒和乙型脑炎病毒等。目前为止,该属病毒没有感染的特异性疗法,物治疗效果 并不理想,临床上较难控制。

黄病毒属病毒以E蛋白作为吸附蛋白,通过E蛋白二聚体与细胞表面的HS、DC-SIGN、 Hsp70/Hsp90、CD14、GRP78/BiP等受体分子结合,使病毒粒子吸附靶细胞。病毒E蛋白与宿 主细胞受体结合后,启动E蛋白构象变化,折叠形成三聚体结构,拉近病毒囊膜与细胞膜距 离,引发两膜融合,随后病毒基因组释放到宿主细胞内感染宿主(Smit JM,MoeskerB, Rodenhuis-Zybert I,et al.Flavivirus cell entry and membranefusion.Viruses,2011,3(2): 160-171.)。以上述机制为基础,筛选E蛋白中参与受体结合的核心结构域,可在病毒E蛋白 吸附受体过程中特异性竞争性结合受体,阻断病毒粒子与受体的结合,达到抑制病毒感染的目 的。

坦布苏病毒病属于新发传染病,相关研究尚属空白,目前坦布苏病毒感染细胞机制尚未明 确,也没有有关受体结合域的报道。因此,鉴定坦布苏病毒E蛋白受体结合域将有助于了解坦 布苏病毒的入胞机制,并应用于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的坦布苏病毒受体结合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7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