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9544.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2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巧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0003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动机 起动机耐久性 试验样本 试验 循环测试 发动机 次循环 测试 验证 概率密度函数 寄生负载 评估机制 生成试验 时间顺序 预设条件 可信度 失效率 样本组 有效地 准确率 启停 预设 抽取 改装 转动 装配 发动 | ||
1.一种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同一批次起动机中抽取若干件作为试验样本;
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改装,以模拟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时,发动机上安装的附件增加的寄生负载;
将各试验样本与对应的试验用发动机进行装配,并启动起动机进行预设方法的循环测试,其中,单次循环测试中,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启停起动机,以模拟起动机的不同工况;
根据预设条件判断各次循环测试的测试结果,并根据循环测试结束后的失效循环次数生成各试验样本的失效率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以指示各试验样本所属批次起动机的耐久性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同一批次起动机中抽取若干件作为试验样本,具体包括:
从28~32件同一批次起动机中随机抽取7~10件起动机作为试验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改装,具体包括:
在试验用发动机的飞轮和/或其减震器前端上安装与发动机附件同等惯量的外飞轮,或者通过扭矩控制装置对试验用发动机的飞轮施加同等效力的制动扭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试验用发动机的飞轮上安装与发动机附件同等惯量的外飞轮,具体包括:
在试验用发动机的飞轮上安装与空调压缩机、冷却风扇、变矩器、液压马达、离合器总和的同等惯量的外飞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改装,还包括:
降低起动机与发动机之间的传动比以及提高试验用发动机的压缩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改装之后,且在将各试验样本与对应的试验用发动机进行装配之前,还包括:
使起动机的蓄电池剩余电量保持在80%以上,以及对起动机的起动齿圈表面投入预定量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起动机进行预设方法的循环测试,其中,单次循环测试中,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启停起动机,以模拟起动机的不同工况,具体包括:
在前N1秒内,多次启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及其附件进行盘车,并在此期间保持试验用发动机的燃油电磁阀和/或燃油系统处于关闭状态;
在N1~N2秒内,开启所述燃油电磁阀和/或燃油系统,并启动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
在N2~N3秒内,保持起动机与发动机的啮合状态至发动机转速超过起动机转速预设时间;
在N3~N4秒内,停止起动机和试验用发动机,以使起动机内部各零部件实现热交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起动机进行预设的循环测试,其中,单次循环测试中,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启停起动机预设时间,以模拟起动机的不同工况,还包括:
在N4~N5秒内,对起动机进行强制散热,以缩短单次循环测试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起动机进行预设的循环测试之后,还包括:
记录正常循环次数、起动机内的绝缘电阻开始报警的循环次数、起动机内的电磁开关触点的在N3~N4秒内的分离次数、试验前后的起动机内电磁开关触点的电压下降值、起动机内的碳刷高度变化、起动机齿轮与发动机启动齿圈的一次啮合成功次数、起动机内的单向器正反向静态传递力矩和/或起动机外壳外部飞散破坏情况。
10.一种起动机耐久性试验验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取模块,用于从同一批次起动机中抽取若干件作为试验样本;
改装模块,用于对试验用发动机进行改装,以模拟起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时,发动机上安装的附件增加的寄生负载;
装配模块,用于将各试验样本与对应的试验用发动机进行装配;
测试模块,用于启动起动机进行预设方法的循环测试,其中,单次循环测试中,按照时间顺序多次启停起动机,以模拟起动机的不同工况;
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判断各次循环测试的测试结果,并根据循环测试结束后的失效循环次数生成各试验样本的失效率概率密度函数曲线,以指示各试验样本所属批次起动机的耐久性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5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总成疲劳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压机的可控湍流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