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69159.3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冯仁志;夏志伟;李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P5/02;F02B29/04;B60K11/0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冷却 模块 集成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该集成结构,包括散热器、冷凝器、中冷器和冷却风扇,将冷凝器和中冷器集成安装在散热器外侧,将冷却风扇集成安装散热器内侧,提高了冷却模块的集成度;散热器和冷却风扇通过相应的自攻螺钉和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使得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装简单快捷,且连接牢靠;散热器上的出水室处通过齿形支架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进一步限制了冷却风扇的自由度,减小了冷却风扇运行时的扭转变形;散热器上下两端均设有挡板,提高了散热器主散芯片的支撑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冷却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
背景技术
为满足车辆产品轻量化以及装配生产高效率的需求,车辆零部件产品需要满足轻量化、体积紧凑、组装简单快捷等设计要求。冷却系统模块化的集成产品设计正好满足这一需求。冷却模块中散热器散热管经过轻量化工艺处理,可有效降低散热器的重量以及大幅度降低散热器的成本。但是模块化产品由于子零件轻量化以及模块产品高度集成而导致冷却模块总重量的提高,会导致模块化产品中散热器散热管振动耐久可靠性失效。振动耐久可靠性失效原因是由于冷却模块产品下属子零件冷却风扇振动过程中的扭转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该集成结构,集成度高,结构强度好,组装简单快捷,能有效满足车辆轻量化要求。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冷却模块集成结构,包括散热器,及固定安装在散热器外侧的用于冷却空调冷媒介质的冷凝器和用于冷却发动机的中冷器,以及固定安装在散热器内侧的用于吹风的冷却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进水室一侧的上部通过第一自攻螺钉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靠进水室一侧的下部通过第一卡扣结构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靠出水室一侧的上部通过第二自攻螺钉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靠出水室一侧的下部通过第二卡扣结构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上的出水室处通过齿形支架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器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支撑主散芯片的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齿形支架与出水室连接端设有若干导柱和锁紧卡扣,所述出水室上设有与导柱一一配合的导柱孔,以及与锁紧卡扣配合的卡扣槽;所述齿形支架通过导柱和锁紧卡扣与出水室预装配后,通过第三自攻螺钉锁紧。
作为优选,所述齿形支架与冷却风扇连接端设有第一齿形面,所述第一齿形面上设有若干凸出的齿,所述冷却风扇上设有与第一齿形面啮合的第二齿形面;所述第一齿形面和第二齿形面啮合后,通过第四自攻螺钉锁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室上设有两级卡扣槽,分别为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第一卡扣槽和第二卡扣槽,所述齿形支架与出水室预装配时,所述锁紧卡扣与第一卡扣槽配合;所述齿形支架与出水室通过第三自攻螺钉锁紧时,所述锁紧卡扣与第二卡扣槽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挡板的两端对称设有折弯,所述挡板的两侧及折弯处的两侧均设有翻边,所述挡板两侧的翻边与折弯处两侧的翻边连续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处内侧设有用于增加强度的凸筋。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将冷凝器和中冷器集成安装在散热器外侧,将冷却风扇集成安装散热器内侧,提高了冷却模块的集成度;散热器和冷却风扇通过相应的自攻螺钉和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使得散热器和冷却风扇组装简单快捷,且连接牢靠;散热器上的出水室处通过齿形支架与冷却风扇固定连接,进一步限制了冷却风扇的自由度,减小了冷却风扇运行时的扭转变形;散热器上下两端均设有挡板,提高了散热器主散芯片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散热器与冷却风扇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图;
图5为图3的B-B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915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