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袢固定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8859.0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7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东;刘记梅;颜博;刘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8 | 分类号: | A61F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2 | 代理人: | 郭防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板,特别是一种带袢固定板,属于交叉韧带重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袢固定板固定是ACL重建手术(即交叉韧带重建术)中的一种镜内技术。该技术不需附加外髁侧切口,利用带袢固定板就能够将两端不带骨块的腱性移植物上端牢固地固定在股骨侧骨道内,是目前利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等不带骨块移植物重建技术中的一种。但是现行的带袢固定板结构非常简单,仅在端面开设两个穿线孔,用缝线直接悬挂移植物,缝线会对移植物有切割作用。另外缝线的长度不可调整,需通过测量才能计算得出所需的线圈长度,增加手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袢固定板,设计了一种新的带袢固定板结构,可以有效增加与移植物的接触面积,减少连接线对移植物的切割,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无间断的尺寸调整,可以减少手术中的测量失误带来的手术影响,缩短手术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袢固定板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连接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对称布置,所述第一侧面的前端开设有侧面孔A1,所述第二侧面的前端开设有侧面孔A2,所述侧面孔A1与侧面孔A2对称布置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一侧面的后端开设有侧面孔B1,所述第二侧面的后端开设有侧面孔B2,所述侧面孔B1与侧面孔B2对称布置且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后端面孔,所述后端面孔与侧面孔B1相互连通,所述后端面孔还与侧面孔B2相互连通。
前述的第二固定板上贯穿开设有固定孔A和固定孔B,所述固定孔A与固定孔B平行布置。
前述的连接线包括若干根线环和一根紧固线,其中所述每根线环均依次穿过侧面孔A1、侧面孔A2、固定孔A、固定孔B后首尾相连。所述紧固线的一端置于后端面孔的外部,紧固线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后端面孔、侧面孔B2、固定孔A、固定孔B、侧面孔B1、后端面孔后也置于后端面孔的外部。
前述的带袢固定板还包括牵拉线,所述牵拉线的一端置于第二固定板外部,牵拉线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A。
进一步的,前述的第一固定板为形状不规则的六面体,具有防旋转、抗拔出的效果。第一固定板沿着从后往前的方向尺寸逐渐减小,具体的,即所述第一固定板后端面的面积大于前端面的面积,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手术效率。
前述的第一固定板的上侧面还贯穿开设有若干个平行布置的通孔,减少了第一固定板的材料用量。
有益的,前述的线环为一体成型结构。
前述的第一固定板的材质为PEEK材料,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材质为钛合金,所述连接线和牵拉线均为医用缝合线。
进一步的,前述的第一固定板为楔形体,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为25~28mm,所述后端面所在端部的宽度为7~11mm,所述后端面所在端部的厚度为7~11mm;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为11~15mm,宽度为3.2~3.5mm,厚度为1.2~1.8mm。
一种带袢固定板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带袢固定板,包括以下步骤:1)将移植物穿过前端面后对折搭在第一固定板的两个侧面,然后在侧面孔B1、侧面孔B2处对移植物缝制固定;2)拉动牵拉线,将第二固定板拉入预置的骨道内,采用专用工具推第一固定板;3)当第一固定板带动移植物被推到位后,第二固定板翻转,进而完成移植物在侧骨道内的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设计了一种新的带袢固定板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连接线与移植物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连接线对移植物的切割,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连接线能够调节长度,可以做到无间断的尺寸调整,可以减少手术中的测量失误带来的手术影响;该发明能够支持15mm~60mm长度范围之间的需要,扩大了现有产品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也是本发明中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第一固定板的剖开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中第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第一固定板,101-第一侧面,102-第二侧面,103-后端面,104-侧面孔A1,105-侧面孔A2,106-侧面孔B1,107-侧面孔B2,108-后端面孔,109-通孔,110-上侧面,111-前端面,2-第二固定板,201-固定孔A,202-固定孔B,3-连接线,301-线环,302-紧固线,4-牵拉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