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转声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795.4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7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波涛;李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10L2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图像 声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图像转声音的方法,包括:步骤1、对图像颜色的空间分布根据显著性特征进行提取;步骤2、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总体和局部上情感语义的提取;步骤3、音乐情感基调的确定;步骤4、对图像提取的空间信息进行具体的音乐片段的生成;步骤5、对初始音乐的加工。本发明将任意图像转化为独一无二的音乐,实现给定图像与生成音乐情感意境的统一,模拟人声色联觉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与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转声音的方法,可以通过任意给定的图片转换出音乐。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书画和音乐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当人们陶醉于世界大师笔下的美术与摄影作品的水墨丹青之时,一首基于该作品的美妙音乐似乎就萦绕在耳旁。例如,在欣赏“奔腾黄河”的画卷时,人们似乎能听到黄河的咆哮声;在欣赏“山林晨曲”的画卷时,人们又好像听到了山间小溪的潺潺流水声、林中小鸟委婉动听的歌唱声。这种声色联觉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并且这种机制不仅仅停留在哲学和心理学层面上,可以被大量的视听实验所追踪。受以上启发,根据一定的科学与艺术规则,探索图像与音乐之间的映射关系和映射规律,可以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声音,并可以在实际中得到应用。
早在十七世纪物理学家牛顿就曾以赤、橙、黄、绿、青、蓝、紫对应于C、D、bE、F、G、A、bB七个音名。音乐的高低指音响有规律的排序,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形成一种和谐的阶梯式音列;音乐的旋律是指一条条由音符串缀起来的线条,它是根据人的情感的高低起伏将音符或级进或跳跃组合形成的;而图像中多彩缤纷的景色也是根据人的情感用丹青层层递进绘出的。音乐中音调的变化快慢,即音的长短,形成了节奏。节奏在音乐作品中总是与节拍结合在一起的。音无论长短,在一个小节的单位范围内,其奏鸣总有循环往复的轻拍与重拍的交替。一般而言,节奏由于有了强弱节拍的内在韵律,又由于有音的长短内外对比的交错,往往显示一种力度。这种力度正是支持旋律流动的支架。由于节奏支撑着音调,在时间过程中展开,因此,它就与音进行的快慢息息相关。而速度快慢可以使音高与长短,即旋律与节奏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对于图像而言,它本身也有色彩、亮度等变化剧烈或平缓的表现,人们形容图像作品时也常用诸如明快、暗淡、柔和、粗犷之类的音乐术语进行描述。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开、以诉诸听觉的声音为基本材料的艺术。在人的体验中,听觉的高频音和视觉中明亮的色调具有一种潜在的联系,这种联系给人以“上升的感觉”;反之,听觉中的低频音与视觉中黑暗的色调由于与“下沉的感觉”相类似而被联系在一起。音调越‘低沉’,体验到的颜色越‘深’;反之,较‘高’的音调会引起‘浅’亮的感觉。因此可以看出,音乐与颜色有着明显的直觉类比关系。
图像映射为声音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方法是Peter B.L.Meijer提出的图像映射为声音(image-to-sound)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图像转化为一种时分复用的听觉表现形式。具体步骤是当听到滴答声响后,即新一帧图像开始,上一帧图像结束之际,对新的图像进行采样、数字化,并存入一个M行×N列的像素矩阵中,每一个像素点被16级灰度化。映射关系是将垂直位置转化成频率,水平位置转化成时间延迟,像素点亮度转化为振幅。从映射关系上看,这种方法实现起来简单,我们可以想象出简单的声音片段对应的图像。但是当面对现实的图像时,我们需要分辨更为复杂的声音形式,这时就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声音知识,还要在实际应用前进行大量培训,避免当两种声音极为相似时,出现混淆的现象。
Drd.Alexandru Cazan等人设计了一组实验用来验证Meijer方法的效果。该实验先让使用者学习8种颜色(红、橙、黄、蓝、绿、紫、白、黑)转化后的声音。这样做的目的是想用颜色标注图片上重要的信息,例如街道、隔离墩、交通灯,使盲人能在无人陪同下,识别出道路和障碍物,判别出交通灯的颜色。将声音打乱顺序后,只有45%的声音片段被正确识别出来,效果并不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7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