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用植物八仙草的组织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8614.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7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陈建荣;唐映红;唐伟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41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用植物 仙草 组织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药用植物八仙草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茎段腋芽萌发和伸长:将野外采摘的八仙草带腋芽茎段经过消毒处理后,切去接触消毒液的两端,切成带1个腋芽的小茎段,接种至茎段腋芽萌发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腋芽萌发,并伸长至3‑5cm;2)芽增殖:将步骤1)中形成的长至3‑5cm的腋芽切下,接种至芽增殖的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形成丛生芽;3)丛生芽生根:将步骤2)中形成的长约3‑5cm的丛生芽切下,接种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常规培养至根形成,获得八仙草组培苗。本发明的方法可在50d之内获得大量优良的八仙草组培苗,为八仙草的应用提供大量优良的原材料,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组织培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药用植物八仙草的组织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八仙草(滇南本草),又名拉拉藤(变种)(植物名实图考)、猪殃殃(野菜谱)、爬拉殃(东北植物检索表),是茜草科拉拉藤属多枝、蔓生或攀缘状草本,通常高30-90cm;茎有4棱角;棱上、叶缘、叶脉上均有倒生的小刺毛。叶纸质或近膜质;聚伞花序腋生或顶生;花萼被钩毛,萼檐近截平;花冠黄绿色或白色,花期3-7月;子房被毛,花柱2裂至中部,柱头头状;果干燥,有1或2个近球状的分果爿,直径达5.5mm,肿胀,密被钩毛,果柄直,长可达2.5厘米,较粗,每一爿有1颗平凸的种子,果期4-11月。我国除海南及南海诸岛外,全国均有分布。野生于海拔20-4600m的山坡、旷野、沟边、河滩、田中、林缘、草地。全草药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散瘀;治淋浊、尿血、跌打损伤、肠痈、疖肿、中耳炎等。目前关于八仙草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成分分析及提取和药用价值方面,未见八仙草组织培养相关的文献和专利,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对选择的优良八仙草品种进行快速大量繁殖,并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为八仙草的应用提供大量优良的原材料。
发明内容
选择野生状态的优良八仙草品种,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大量快速繁殖,为八仙草的应用提供大量优良的原材料,为其成分分析和药用价值得到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药用植物八仙草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茎段腋芽萌发和伸长:将野外采摘的八仙草带腋芽茎段经过消毒处理后,切去接触消毒液的两端,切成带1个腋芽的小茎段,接种至茎段腋芽萌发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腋芽萌发,并伸长至3-5cm;
2)芽增殖:将步骤1)中形成的长至3-5cm的腋芽切下,接种至芽增殖的诱导培养基上,常规培养至形成丛生芽;
3)丛生芽生根:将步骤2)中形成的长约3-5cm的丛生芽切下,接种至生根诱导培养基中,常规培养至根形成,获得八仙草组培苗。
其中,所述茎段腋芽萌发和伸长的诱导培养基为包含2mg/L 6-苄氨基嘌呤和0.1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
其中,所述芽增殖的诱导培养基为包含2mg/L 6-苄氨基嘌呤和0.2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
其中,所述丛生芽生根的诱导培养基为包含3mg/L 6-苄氨基嘌呤和0.3mg/L萘乙酸的MS培养基。
其中,所述MS培养基中含蔗糖浓度为30g/L,琼脂粉浓度为8g/L。
其中,所述常规培养的培养条件为pH值为6.0,光照强度1500lx、光照时间16h/d,恒温培养箱温度为20~25℃。
其中,所述的茎段腋芽萌发和伸长的时间分别是3d和15d。
其中,所述的芽增殖25d后的增殖倍数达到10倍。
其中,所述的丛生芽生根的时间是10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86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