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滤筒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7307.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冬冬;刘屹;朱宝余;李光日;曲艺;赖云飞;王健;王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10 | 分类号: | B65D25/10;B65D81/05;B65D85/68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21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滤筒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质检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新型滤筒盒。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部门对生产现场及检测与评价工作的要求日益严格,已获取自检授权的生产单位或技术服务机构在日常检测或评价检测的过程中以及在环保检测采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滤筒做为样品载体。在利用滤筒进行采尘试验时,需要对采尘试验前的滤筒和采尘试验后的滤筒进行烘干称量,所以,在整个试验和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滤筒的完好无损。因此,在滤筒出厂时配备有滤筒盒,滤筒收纳在滤筒盒内,但滤筒原厂配套的滤筒盒大多为纸制,容易被滤筒带入的酸碱物质腐蚀,且滤筒盒易碎易变型,无法保证滤筒的完整性。
另外,采尘试验会使用大量的滤筒,因此,在采尘试验前需要对每个滤筒进行编号,以便区分各个滤筒,在此难免对滤筒造成污染和影响。
再者,采尘后的滤筒常常因烟道环境的影响而变湿,在试验结束封闭滤筒口时造成滤筒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滤筒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指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包括:盒体和盖合在盒体上并相对于盒体转动的盒盖,在盒盖上开设有入口,在盒盖上还通过转动轴铰接有打开或关闭入口的盖板;在盒体内沿水平面投影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收纳滤筒的滤筒槽,当入口旋转至滤筒槽的正上方时,放入或取出滤筒。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盒体由聚苯硫醚、聚醚醚酮、聚砜、聚酰亚胺、聚芳酯和液晶聚合物中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腐蚀材料制成。
另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滤筒槽的底部刻印有编号。
再者,优选的方案是,入口向上突出有一圈第一凸缘,盖板向下突出有扣合在第一凸缘上的第二凸缘。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转动轴上套设有轴承,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盒盖上。
另外,优选的方案是,盒体收容在滤筒盒箱内。
再者,优选的方案是,在滤筒盒箱内开设有至少一个滤筒盒槽,在滤筒盒槽的内壁上粘贴有海绵,滤筒盒收容在滤筒盒槽内,且与海绵贴合。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盖板打开或关闭盒盖的入口,以及通过旋转盖体连通该入口与滤筒,从而实现滤筒的封闭,不会对滤筒造成破损;
2、由抗腐蚀材料制成的滤筒盒不会被滤筒带入的酸碱物质腐蚀;
3、滤筒盒槽内粘贴的海绵能够对滤筒盒起到固定、收纳和缓冲的作用,避免滤筒盒被损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与滤筒盒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透视结构图。
图中:1-盒体、11-滤筒槽、2-盒盖、21-入口、211-第一凸缘、22-盖板、221-第二凸缘、3-转动轴、4-滤筒、5-轴承座、6-滤筒盒箱、61-滤筒盒槽。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与滤筒盒箱的装配结构。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包括:盒体1和盒盖2,盒体1收容在滤筒盒箱6内,具体地,在滤筒盒箱6内开设有至少一个滤筒盒槽61(图1中示出了两个),滤筒盒槽61用于收容盒体1。为了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盒体1与滤筒盒槽61发生磕碰,在滤筒盒槽61的内壁上粘贴有海绵,在将盒体1放入滤筒盒槽61内时,盒体1与海绵贴合,海绵能够对盒体1起到固定、收纳和缓冲的作用。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滤筒盒的立体结构。
如图2所示,盒盖2盖合在盒体1上,盒盖2的直径略大于盒体1的直径,使盒盖2并能够相对于盒体1转动,在盒盖2上开设有入口21,在盒盖2上还通过转动轴3铰接有打开或关闭入口21的盖板22;具体地,在转动轴3上套设有轴承,该轴承安装在轴承座5内,而轴承座5固定在盒盖2上;优先地,入口21向上突出有一圈第一凸缘211,盖板22向下突出有扣合在第一凸缘211上的第二凸缘221,通过第一凸缘211与第二凸缘221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盒盖2与入口21的扣合。
图3示出了图2的透视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7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结构的模块安装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安装螺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