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267215.X | 申请日: | 2017-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 发明(设计)人: | 薛随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随周 |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 横向挡板 储电装置 装置滑轮 马达组 人脸识别功能 传动连接 空间分割 人脸采集 水路通孔 外壳箱体 移动装置 补充水 电连接 识别器 中空的 圆孔 填充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移动装置,包括车厢,所述车厢采用中空的外壳制成,所述外壳箱体填充有水;所述车厢的顶部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圆孔;所述车厢的顶部还设有一用以向外壳的箱体补充水的水路通孔;所述车厢的前方设有一人脸采集识别器;所述车厢内还设有一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将车厢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所述横向挡板的下方设有储电装置、与储电装置电连接的马达组;所述车厢的下方设有装置滑轮,所述马达组与装置滑轮传动连接。本发明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操作使用方便,设计新颖,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装置、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识别人脸。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夜间红外侦测,自动调整曝光强度等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人脸识别技术基于局部特征区域的单训练样本人脸识别方法[15]。首先,需要定义局部区域;接着,是提取图像人脸局部区域特征,并依据训练样本得到的变换矩阵将人脸图像向量映射为人脸特征向量;再接着可以通过局部特征选择,这不是必须的步骤;最后就是进行分类。分类器很多是采用组合分类器的形式,既是每个局部特征将对应一个分类器,通过可用线性加权、投票等方式得到终识别结果。
然而,现有的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装置,其功能不够丰富,如不具有抗火灾的功能,该问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移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移动装置,包括:
车厢,所述车厢采用中空的外壳制成,所述外壳箱体填充有水;
所述车厢的顶部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圆孔;
所述车厢的顶部还设有一用以向外壳的箱体补充水的水路通孔;
所述车厢的前方设有一人脸采集识别器;
所述车厢内还设有一横向挡板,所述横向挡板将车厢内部空间分割成上下两部分;
所述横向挡板的下方设有储电装置、与储电装置电连接的马达组;
所述车厢的下方设有装置滑轮,所述马达组与装置滑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采用不锈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水路通孔的开口处设有可拆卸的封盖。
优选的,所述横向挡板采用钛合金制成。
优选的,还设有一无线信号收发器,所述人脸采集识别器与无线信号收发器电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收发器与上位机无线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电装置是铅储电装置。
优选的,所述车厢上还设有LED照明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性能良好,稳定性高,操作便捷,实用性强,易于推广应用。本发明通过采用空心的外壳,制成的车厢具有一定的耐高温作用,当车厢内放置物品时,物品不容易被高温损毁。当车厢发生碰撞时,如发生车祸时,外壳破裂,具有一定的抗火灾功能。本发明还具有储物功能。本发明通过识别车前方的物体,若识别为合法用户的人脸,马达组解除锁定,通过设置无线充电装置,使用起来更加方便。通过设置高亮照明灯,适合夜间行驶。通物联网控制。通过设置一打印装置,当装置停止时,可以打印宣传册给群众。过设置上位机,用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外壳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随周,未经薛随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7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