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6708.1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5/06 | 分类号: | C08L25/06;C08L23/16;C08L67/00;C08L8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高志军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材料 微波炉 聚苯乙烯 热塑性聚酯 聚丙乙烯 聚醚砜 聚砜 季戊四醇酯 材料使用 热稳定剂 吸塑成型 分散剂 抗菌剂 偶联剂 润滑剂 脱模剂 一次性 重量份 餐盒 加热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所述塑料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40~50份,聚丙乙烯2~6份,热塑性聚酯1~3份,季戊四醇酯2~4份,聚砜2~5份,聚醚砜20~30份,润滑剂1~5份,抗菌剂2~6份,偶联剂1~4份,热稳定剂3~10份,脱模剂2~5份,分散剂1~3份。本发明采可根据不同需求,一次性吸塑成型,制作成各种形状,采用聚苯乙烯、聚丙乙烯、热塑性聚酯、聚砜、聚醚砜为原材料可以满足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外卖餐盒材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
背景技术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工作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食用速食食品的行列,速食食品由于其具有方便、卫生、快捷、价廉的优势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对于生活于繁忙都市工作紧张的人们来说更是如此。
现有技术的速食食品餐饮用具是以泡沫、纸、塑料为材料制作而成的,由于其低廉的材料价格,使得由其制成的餐饮用具成本很低,非常适用于一次性消费使用,这也正是速食食品餐具所需要的,用这种一次性速食食品餐具盛放食物,用后即可扔掉,可避免多次使用而造成二次交叉感染,十分符合卫生要求;但是现有技术的这种速食食品餐饮用具只能是现买现吃,它不适于长距离运输,不利于冷藏、冷冻存放,特别是不能放入微波炉加热食用,极大地阻碍了快餐业的发展壮大,更是无法满足人们对快餐食品的多种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
本发明为实现以上目的,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所述塑料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40~50份,聚丙乙烯2~6份,热塑性聚酯1~3份,季戊四醇酯2~4份,聚砜2~5份,聚醚砜20~30份,润滑剂1~5份,抗菌剂2~6份,偶联剂1~4份,热稳定剂3~10份,脱模剂2~5份,分散剂1~3份。
优选的,所述塑料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40份,聚丙乙烯2份,热塑性聚酯1份,季戊四醇酯2份,聚砜2份,聚醚砜20份,润滑剂1份,抗菌剂2份,偶联剂1份,热稳定剂3份,脱模剂2份,分散剂1份。
优选的,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微晶石蜡和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优选的,所述抗菌剂为乙酸芳樟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可根据不同需求,一次性吸塑成型,制作成各种形状。
2、由于采用聚苯乙烯、聚丙乙烯、热塑性聚酯、聚砜、聚醚砜为原材料可以满足在微波炉内加热的功能,同时也可以作为外卖餐盒材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所述塑料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40份,聚丙乙烯2份,热塑性聚酯1份,季戊四醇酯2份,聚砜2份,聚醚砜20份,润滑剂1份,抗菌剂2份,偶联剂1份,热稳定剂3份,脱模剂2份,分散剂1份,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微晶石蜡和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抗菌剂为乙酸芳樟酯。
实施例2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微波炉使用的塑料材料,所述塑料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聚苯乙烯50份,聚丙乙烯6份,热塑性聚酯3份,季戊四醇酯4份,聚砜5份,聚醚砜30份,润滑剂5份,抗菌剂6份,偶联剂4份,热稳定剂10份,脱模剂5份,分散剂3份,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微晶石蜡和硬脂酸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所述抗菌剂为乙酸芳樟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基础上,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都不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通用高新磁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67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