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营养盐溶液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472.X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8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路飞;徐敏;刘修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P7/44;C12R1/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王莹;于宝庆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链二元酸 营养盐 营养盐溶液 连续发酵 连续流加 得率 硫酸铵 葡萄糖 发酵法生产 磷酸二氢钾 酵母膏 玉米浆 产率 产酸 底物 菌体 尿素 发酵 应用 保证 生产 | ||
1.一种含营养盐的溶液,所述含营养盐的溶液包括以下各成分:葡萄糖0.0%-1.0%(w/v)、玉米浆0.05%-0.15%(w/v)、酵母膏0.0%-0.3%(w/v)、磷酸二氢钾0.005%-0.015%(w/v)、尿素0.005%-0.015%(w/v)和硫酸铵0.01%-0.15%(w/v),其余为水;所述百分比为质量体积比,g/100mL。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盐在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中的应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为连续发酵。
4.一种连续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酵100-150h后,连续流加底物,同时连续流加含营养盐的溶液;所述含营养盐的溶液包括以下各成分:葡萄糖0.0%-1.0%(w/v)、玉米浆0.05%-0.15%(w/v)、酵母膏0.0%-0.3%(w/v)、磷酸二氢钾0.005%-0.015%(w/v)、尿素0.005%-0.015%(w/v)和硫酸铵0.01%-0.15%(w/v),其余为水;所述百分比为质量体积比,g/100mL。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营养盐的溶液的流加速率V(含营养盐的溶液)为0.5-3mL/L/h。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的流加速率V(底物)为2-5mL/L/h。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的流加速率和所述含营养盐的溶液的流加速率满足以下关系:
0.3*V(底物)+18.5≤V(含营养盐的溶液)≤0.5*V(底物)+46
其中,所述V(底物)为底物的流加速度,所述V(含营养盐的溶液)为含营养盐的溶液的流加速度。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加底物前,所述发酵液中底物含量为2%(v/v)以上,所述百分比为所述底物占发酵液的体积百分比。
9.如权利要求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物包括C9-C18的正烷烃、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饱和脂肪酸酯和直链饱和脂肪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包括C11-C16的正烷烃、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饱和脂肪酸酯和直链饱和脂肪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为C11、C12、C13、C15、C14或C16的正烷烃、直链饱和脂肪酸、直链饱和脂肪酸酯和直链饱和脂肪酸盐中的一种;
和/或,所述长链二元酸包括:化学式HOOC(CH2)nCOOH的二元酸,其中n≥7,包括但不限于: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碳二元酸、十二碳二元酸、十三碳二元酸、十四碳二元酸、十五碳二元酸、十六碳二元酸、十七碳二元酸和十八碳二元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连续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的方法。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之前,还进行以下操作:
将种子液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间歇式补料发酵,在发酵开始10-100h,加入底物,保证发酵液中底物含量为2%(v/v)以上,所述百分比为所述底物占发酵液的体积百分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后的起始体积为发酵罐体积的30%-50%,所述百分比为培养基的体积占发酵罐体积的百分比;
和/或,所述发酵的接种量为10%-30%(v/v),所述百分比为相对于发酵起始体积的体积百分比;
和/或,所述发酵时的菌体浓度OD620为9-24;
和/或,所述发酵的温度为28-32℃;
和/或,所述发酵的通风量为0.3-0.7vvm;
和/或,所述发酵的罐压为0.05-0.14MPa,所述压力为表压;
和/或,所述发酵的溶氧量为10%以上;
和/或,所述发酵的pH值为7-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赛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4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棘孢木霉N-8-2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