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5211.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直江和明;加贺祐介;尼崎新平;阿部诚;西村悦子;野家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2/1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电池 绝缘层 正极 负极 结构体 电解质 交替地层 担载 对置 夹持 制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性能更好的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该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负极、正极、绝缘层、及具有担载电解质的孔的结构体,所述负极隔着所述绝缘层地与所述正极交替地层叠,所述结构体被设置在被2个所述绝缘层夹持且与所述正极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区域中,具有与所述绝缘层不同的原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关于电极体的技术。在同文献的段落[0019]中记载了如下内容:“绝缘层13、15以覆盖正极合剂层12的方式形成在正极合剂层12上(第1区域31)及正极集电体11上的第2区域32中。这里,第2区域32是与第1区域31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区域。”。此外,在同文献的段落[0024]中记载了如下内容:“此时,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极体1中,将在正极集电体11上的第2区域32中形成的绝缘层15的树脂粒子彼此热熔敷。”。此外,在段落[0026]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通过如此将树脂粒子热熔敷(即,通过将树脂粒子形成为膜状),能提高树脂粒子彼此的粘接强度,能使绝缘层15的强度提高。因此,能够抑制在将负极片20切断时产生的毛边(即,在负极集电体21的端部25产生的毛边)刺破绝缘层15而导致正极10与负极20发生短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191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二次电池通过隔着使离子通过并具有绝缘性的绝缘层将正极与负极层叠而生成。此时,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附图所记载的那样,有时使电极的大小不同而生成。
如该文献所记载的那样,在使用树脂粒子等骨架材料构成绝缘层时,若比较小一方的电极更大地设置绝缘层,则在层叠时载荷在较小一方的电极的端部处集中,有时与端部附近接触的绝缘层脱落。此外,在层叠时绝缘层中所含的电解质渗出,招致电池性能的降低。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以提供性能更好的二次电池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申请包含多个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的手段,但是,如果举出一个例子的话,如下所述。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正极、绝缘层、及具有担载电解质的孔的结构体,上述负极隔着上述绝缘层地与上述正极交替地层叠,上述结构体被设置在被2个上述绝缘层夹持且与上述正极的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区域中,具有与上述绝缘层不同的原材料。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性能更好的二次电池。
上述以外的课题、构成及效果可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一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截面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及比较例的结构体的设置位置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了硫与硅的重量比(S/Si)的分析的位置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绝缘层的脱落的层叠体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2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