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黄鳝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5194.8 | 申请日: | 2017-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62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炜;罗红瑞;冯科;蒋谋炎;侯明喜;朱作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5/073 | 分类号: | C12N5/073;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黄鳝 受精卵 第一次 卵裂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黄鳝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是将受精后102~127min内的黄鳝受精卵置于40‑42℃水浴中热休克处理3‑5min以抑制第一次卵裂,从而用于制备四倍体的黄鳝或者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二倍体黄鳝。本发明针对养殖黄鳝没有品种,种质完全依赖于野生资源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控制黄鳝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的方法,为培育出黄鳝优良养殖品种和品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黄鳝受精卵第一次卵裂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创制出四倍体的黄鳝,还可以培育出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二倍体黄鳝,为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黄鳝养殖品种、快速获得养殖黄鳝纯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背景技术
黄鳝(Monopterusalbus)为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具有雌雄同体、先雌后雄的性反转生物学特性,其性腺发育在生命过程中经历雌性、间性和雄性三种性腺分化。黄鳝是开展鱼类性别分化和生殖发育机制研究的理想试验材料。不仅如此,黄鳝肉味鲜美,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EP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和卵磷脂,营养价值高,是我国重要的名特优水产养殖对象。
统计资料表明,黄鳝在国内外市场的年需求量为300万吨左右,但目前年产量不到40万吨,全国黄鳝苗种缺口至少在200亿尾以上,其原因在于黄鳝雌雄同体、先雌后雄的天然性反转特性,既导致雌性亲鳝因个体小而怀卵量少,又造成雌亲鳝与雄亲鳝发育不同步,生产中无法获得稳定的雌雄亲本群体,尤其是雄性性成熟亲本奇缺。因此,黄鳝的规模化人工繁殖难以进行,养殖黄鳝所需要的苗种几乎全部来自于捕捞野生鳝苗。黄鳝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亟需培育出性状稳定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品系。
染色体倍性操作技术在鱼类优良品种培育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育的三倍体鱼将性腺发育所需的繁殖能用于生长,因此三倍体鱼通常具有高产的特性。三倍体鱼的培育通常采用温度休克或秋水仙素处理等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诱导,但无论是物理方法还是化学方法,都无法获得100%的三倍体鱼。通过制备出四倍体鱼后,再与二倍体鱼进行倍间杂交,则可以培育出100%的三倍体鱼。目前已经建立了虹鳟、罗非鱼和团头鲂等人工同源四倍体鱼的培育方法,以及鲫鲤、鲫鲂等通过远源杂交染色体倍性操作产生的异源四倍体鱼的培育方法(徐康,段巍,肖军,陶敏,张纯,刘筠,刘少军,鱼类遗传育种中生物学方法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4,44(12):1272-1288.)。但是,目前仅有1篇热休克人工诱导三倍体黄鳝的研究报道(常重杰,杜启艳,卢龙斗,路淑霞,李慧.热休克诱导三倍体黄鳝的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2):60-63.),迄今没有四倍体黄鳝的培育技术。
连续近亲交配是获得养殖鱼类纯系的经典方法,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8-10代同胞兄妹的交配才可能获得纯系。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则可以快速增加鱼类遗传的同质性,是迅速建立养殖鱼类纯系的有效方法。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雌核发育的纯合度相当于连续4代的同胞兄妹交配,极大地提高了养殖鱼类纯系培育的效率。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鲤、鲫、草鱼、团头鲂、罗非鱼、牙鲆、虹鳟等重要养殖鱼类(Komen H,ThorgaardG H.Androgenesis,gynogenesis and the production of clones in fishes:areview.Aquaculture,2007,269(1-4):150–173.Felip A,Zanuy S,Carrillo M,PiferrerF.Induction of triploidy and gynogenesis in teleost fish with emphasis onmarine species.Genetica,2001,111(1-3):175–195.),但是,迄今尚没有建立黄鳝的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51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