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熔融雾化系统制备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4336.9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3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慧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0 | 分类号: | B01J27/10;B01J35/08;B01J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2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熔融 雾化 系统 制备 活性 球形 氯化 催化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熔融雾化系统制备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生产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该方法是:(1)用惰性气体将熔化炉及雾化罐中的空气置换;(2)当系统中的气体置换后,储料桶中的氯化亚铜粉末原料通过输送给料机连续向熔化炉给料,熔化炉内的快速熔化装置将加入的氯化亚铜粉末原料迅速熔化,再经过雾化中间包炉将熔融氯化亚铜液体的温度升至雾化温度450~600℃并对其进行雾化;(3)将雾化中间包炉中熔融氯化亚铜经过导流管将液体引导到雾化罐中高速旋转的雾化盘;(4)雾化凝固的粉末经过冷却机构的冷却,落入雾化罐底部的筛分机构;(5)在雾化末端,将经过筛分的粉末成品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无机盐粉末生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熔融雾化系统制备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合成工业中氯化亚铜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能够生产多种有机化工产品,如乙烯基乙炔,一氯丁二烯,丙烯腈,甲基氯硅烷等,特别是有机硅工业生产甲基氯硅烷混合单体时,几乎为必用催化剂。石油化工行业中也常用氯化亚铜用作脱色剂,脱硫剂及脱离剂,在油脂化工行业主要用作催化剂和还原剂。
目前,在有机硅合成工业最广泛使用的是湿法生产的氯化亚铜粉末。这种氯化亚铜粉末催化剂主要是通过沉淀法化学反应后经醇洗、水洗得到的氯化亚铜晶体粉末,形状不规则,粉末团聚现象严重,分散性较差,易吸潮,表面羟基富集,催化副产品多,催化效率较低。中国专利CN1027508C也使了这种催化剂来合成有机硅单体。日本专利 JP2002234731描述了一种气体雾化技术生产球形氯化亚铜的方法。此方法是通过将熔融氯化亚铜原料用高压气体雾化成球形粉末,尽管球形氯化亚铜粉末催化特性好,但由于气雾化制粉技术的粉末粒度离散系数大,因此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粉体还有一些不足: 1),雾化粉末需要后续流程中进行大量的粉末再分级分选,将一些过细或过粗的粉末通过分选分级后最终才得到成品粉末,成品率较低;2),同时气体雾化消耗大量的雾化介质:惰性气体,如氮气,造成能源的过度消耗;3),由于氯化亚铜有轻微的毒性,粉末分级后大量的超细粉末导入沉降过滤和碱液吸收机构,以及大量的雾化尾气等造成大量的环境压力。
在化工合成工业中,催化剂的活性往往对产品的转化率及产品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催化剂活性可以提高产品转化率及品质,还能减少催化剂的用量,从而显著降低合成产品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熔融雾化系统制备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生产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熔融雾化系统制备高活性球形氯化亚铜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所述的熔融雾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储料桶、输送给料机、熔化炉、雾化罐和筛分机构,熔化炉内设有快速熔化装置和雾化中间包炉,雾化罐内设有雾化盘,雾化中间包炉通过导流管与雾化盘连接,筛分机构内置有筛网,筛分机构底部通过管路与成品包装机相连,该段管路上设有粉末出料阀,筛网上方通过收集管路与粗粉收集罐;熔化炉先将氯化亚铜原料快速熔化,然后通过雾化中间包炉升温、保温,熔融液体供连续雾化;
(1)用惰性气体将熔化炉及雾化罐中的空气置换;
(2)当系统中的气体置换后,储料桶中的氯化亚铜粉末原料通过输送给料机连续向熔化炉给料,熔化炉内的快速熔化装置将加入的氯化亚铜粉末原料迅速熔化,再经过雾化中间包炉将熔融氯化亚铜液体的温度升至雾化温度450~600℃并对其进行雾化;
(3)将雾化中间包炉中熔融氯化亚铜经过导流管将液体引导到雾化罐中高速旋转的雾化盘,此时氯化亚铜液体被雾化分散成小液滴,小液滴凝固后成为球形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慧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慧金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43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