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改性沥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1321.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肖菲;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睿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K13/02;C08K3/34;C08K3/38;C08K5/57;C08K5/5313;C08K3/32;C08K5/0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改性沥青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二乙酸二丁基锡 沥青路用性能 碳化硼粉 原料制备 分散剂 沥青烟 释放量 异丁烯 重量份 阻燃剂 锂辉石 减排 沥青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沥青,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沥青95‑105份、锂辉石粉2‑9份、碳化硼粉1‑10份、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1.5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1份、阻燃剂1‑5份、分散剂0.2‑0.9份。本发明的复合改性沥青,能够在满足沥青路用性能的同时,兼具热拌减排功效,能够有效降低拌合过程中沥青烟的释放量,改善施工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改性沥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公路的车流量与重载车辆迅速增加,路面磨耗较以前大大加剧,提高路面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变得刻不容缓。特别是在夏天或者是在一些容易出现高温、多雨天气的区域,公路路面粘度就会极大的降低,加之车流的通过,公路就很容易被损坏。
沥青是常用于制备铺路和屋顶材料的材料。在道路建造和道路铺设工业中,成熟实用的方法是利用热的流体沥青涂覆骨料材料,例如沙子、砂砾、碎石或其混合物,在其还热的时候将涂覆的材料在路基或先前建造的道路上铺展为均匀层,并通过重型压路机滚压来将均匀层压实,以形成表面光滑的道路。
沥青与骨料材料例如沙子、砂砾、碎石或其混合物的组合被称作“沥青混凝土”。沥青,也被称作“沥青混凝土粘合剂”,通常是一种含有沥青质、树脂和油类的液体粘合剂。它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也可以是从原油的残留物中获得的,或在原油精炼过程后获得的。沥青通常包含具有高沥青质含量的烃类。沥青也可以经过一些进一步的处理,从而使沥青组份经过氧(如空气)或化学组份(如磷酸)的氧化。
随着我国公路运输中的车辆大型化、重载、超载现象越来越严重,现代公路在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老化性和耐久性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改性沥青。
一种复合改性沥青,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沥青95-105份、锂辉石粉2-9份、碳化硼粉1-10份、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1.5份、二乙酸二丁基锡0.1-1份、阻燃剂1-5份、分散剂0.2-0.9份。
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剂为二乙基磷酸铝、甲基丙酸基次膦酸铝、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铝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阻燃剂由二乙基磷酸铝、甲基丙酸基次膦酸铝、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铝混合而成,所述二乙基磷酸铝、甲基丙酸基次膦酸铝、2-羧乙基苯基次膦酸铝的质量比为(1-3):(1-3):(1-3)。
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为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钾、硬脂酸钠中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更优选地,所述的分散剂由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钾、硬脂酸钠混合而成,所述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钾、硬脂酸钠的质量比为(1-3):(1-3):(1-3)。
本发明的复合改性沥青,能够在满足沥青路用性能的同时,兼具热拌减排功效,能够有效降低拌合过程中沥青烟的释放量,改善施工周围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以下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其他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为同等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下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中各原料介绍:
沥青,采用临邑恒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固体块状30#建筑石油沥青。
锂辉石粉,采用巩义市辰义耐材磨料有限公司提供的200目锂辉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睿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睿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13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改性剂、改性沥青以及沥青混合料
- 下一篇:反应型冷补沥青液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