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导热界面材料与光模块插拔场景中的散热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1251.5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6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36;B32B27/34;B32B27/06;B32B15/20;B32B15/04;B32B7/12;B32B33/00;H01L23/367;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界面材料 导热层 光模块 耐磨层 复合 胶粘层 插拔 壳体散热器 导热系数 场景 插拔结构 高导热性 界面热阻 耐磨材料 散热结构 依次设置 抗划伤 散热 填隙 申请 填充 | ||
1.一种适用于光模块与壳体散热器之间插拔场景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包括依次设置的导热层、胶粘层与耐磨层;所述导热层的材料在厚度方向上导热系数高于2W/m·K,厚度为70~500μm,所述耐磨层的材料为导热系数高于0.3W/m·K,厚度在50μm以下的耐磨材料,所述复合导热界面材料通过所述胶粘层固定在散热器底面凸台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自粘性导热材料或非自粘性导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自粘性导热材料,所述胶粘层设置于所述导热层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四周的宽度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非自粘性导热材料,所述导热层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胶粘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胶粘层和第一胶粘层尺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长度和宽度分别比散热器底面凸台的长度和宽度小1~10mm;所述耐磨层宽度与散热器底面凸台宽度尺寸相同,长度比散热器底面凸台长度尺寸长1~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材料为导热相变材料、导热衬垫或石墨类材质的薄层材料,所述导热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40~70℃;所述耐磨材料为铜箔、铝箔、PI聚酰亚胺薄膜或PET聚酯薄膜;所述胶粘层为双面压敏胶;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系压敏胶、树脂型压敏胶或弹性体压敏胶。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的厚度为3~250μm,粘附力高于5N/25mm。
10.一种光模块插拔场景中的散热结构,包括:光模块笼子、位于光模块笼子上部的散热器、可插拔于光模块笼子内部的光模块与设置于散热器底面凸台表面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所述复合导热界面材料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导热界面材料,所述复合导热界面材料的导热层设置于所述散热器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石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125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防静电针刺毡
- 下一篇:人造棉印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