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型高压单芯插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1226.7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孙玄;霍昆;廖晖;张帅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502;H01R13/623;H01R13/05;H01R13/10;H01R24/20;H01R24/28;H01R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宁;李海建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高压 插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高压单芯插接装置,包括公插头组件和母插口组件,公插头组件包括插头绝缘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插头绝缘壳体的第一中空通道中的公插头、第一绝缘管、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一中空绝缘螺柱;母插口组件包括插口绝缘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插口绝缘壳体的第二中空通道中的母插口、第二绝缘管、第二密封圈、第二中空绝缘螺柱,插口绝缘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外侧密封圈。本发明中所公开的插接装置不仅方便插接,而且还可保证了公插头组件和母插口组件内导线,以及两者插接位置处的密封,从而达到了高防水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型高压单芯插接装置。
背景技术
高电压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期,至今已成为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我国也已成为世界上交、直流输电电压最高,输电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的输电大国。
高电压领域一般将1KV-220KV的电压定义为高压;室温干燥条件下,50KV以上的高压就可以击穿2mm空气,这表明人体即使不触摸高压电,无意靠近高压电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日常使用尼龙作为绝缘体。但是尼龙易吸水,会导致击穿电压只有10KV/mm,这意味着没有高防水能力的绝缘体是不能提高用电安全的;并且在50KV以上的高压试验中,为了防止有电压差的电极之间放电,日常中的多芯插接装置不太适用;为了方便检查线路,多芯的插接装置也不适用。
目前国内的高压单芯插接装置种类较少,因为插接装置设计不合理,不但导致了整个插接装置体积较大,而且不能达到高防水的效果,还有很多插接装置无法拆卸或拆卸复杂,都导致了单芯插接装置急需新的设计用以满足更多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高压单芯插接装置,以便在方便插接的前提下达到高防水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型高压单芯插接装置,包括公插头组件和母插口组件,公插头组件能够插入母插口组件从而实现两者的紧密连接;
所述公插头组件包括:
插头绝缘壳体,其内部开设有第一中空通道;
公插头,其一端为导线连接端,另一端为插头,所述公插头嵌入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内,且所述插头伸出所述第一中空通道;
第一绝缘管,嵌入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内,并用于压紧所述公插头;
第一中空绝缘螺柱,螺纹紧固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内,并压紧所述第一绝缘管;
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中空绝缘螺柱与所述第一绝缘管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被挤紧后紧贴于所述第一中空通道的内壁;
所述母插口组件包括:
插口绝缘壳体,其内部开设有第二中空通道;
母插口,其一端为导线连接端,另一端为与所述插头适配的插口,所述母插口嵌入所述第二中空通道内;
第二绝缘管,嵌入所述第二中空通道内,并用于压紧所述母插口;
第二中空绝缘螺柱,螺纹紧固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内,并压紧所述第二绝缘管;
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二中空绝缘螺柱与所述第二绝缘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被挤紧后紧贴于所述第二中空通道的内壁;
外侧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插口绝缘壳体的外侧,在完成插接后套入所述插头绝缘壳体内,并与所述插头绝缘壳体的内壁挤紧。
优选地,所述公插头组件中:所述第一绝缘管至少包括两节,任意相邻两节所述第一绝缘管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所述母插口组件中:所述第二绝缘管至少包括两节,任意相邻两节所述第二绝缘管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12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