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1111.8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刚;钱积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六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2C38/20;C22C38/26;C22C38/34;C22C33/04;C21C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王沙沙 |
地址: | 61004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强度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及其制备工艺,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6%、Cr 1.8~2.2%、Si 1.4~1.8%、Mn 0.8~1.2%、Mo 0.2~0.4%、V 0.04~0.08%、Cu≤0.30%、Nb 0.015~0.045%、Re 0.15%、S≤0.015%、P≤0.015%,余量为Fe;本发明立足于我国资源条件,免用Ni和Co等稀贵金属,减少了生产成本;制备的钢力学性能优异,抗拉强度最高可达2041MPa,同时具有塑韧性;元素成分较少,工艺简单,成本低,并且可铸、可锻、可轧、可焊,工艺性能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金属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习惯上将屈服强度达到≥1200MPa,抗张强度≥1400MPa的钢称为超高强度钢;现有的高强度钢中,抗张强度最高可达≥1800MPa;但是超高强度钢对杂质元素敏感,为保证钢质国外大多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或真空感应炉—电渣炉双炼或真空感应—真空电弧双炼;对于冶炼过程要求也比较严格;并英美等国家的超强钢中,均以Ni、Cr、Co、Mo等为主要添加元素;这就造成超高强度钢成本较高,而且我国Ni元素缺乏,这就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低合金高强度钢及其制备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38~0.46%、Cr 1.8~2.2%、Si 1.4~1.8%、Mn 0.8~1.2%、Mo 0.2~0.4%、V 0.04~0.08%、Cu≤0.30%、Nb 0.015~0.045%、Re 0.15%、S≤0.015%、P≤0.015%,余量为Fe。
进一步的,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C 0.42%、Cr 2.0%、Si 1.6%、Mn 1.0%、Mo0.3%、V 0.06%、Cu≤0.30%、Nb 0.03%、Re 0.15%、S≤0.015%、P≤0.015%,余量为Fe。
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备料,按照:C 0.38~0.46%、Cr 1.8~2.2%、Si 1.4~1.8%、Mn 0.8~1.2%、Mo0.2~0.4%、V 0.04~0.08%、Cu≤0.30%、Nb 0.015~0.045%、Re 0.15%、S≤0.015%、P≤0.015%,余量为Fe重量百分比进行;
步骤2:在碱性中频感应炉中进行熔炼,加入Mn原料和Si原料时,先加Mn原料后加Si原料;
步骤3:脱氧,在1540℃条件下,按照每吨铁水,0.5kg的比例加入铝进行预脱氧;然后按照每吨铁水,0.2kg的比例加入铝进行终脱氧;
步骤4:调质,用充包法加入铁水质量0.15%的Si和Ca颗粒;
步骤5:出铁,出铁温度为1550~1660℃;
步骤6:浇铸成型;
步骤7:热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碱性中频感应炉中底渣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3~5%;底渣成分为石灰60~70%、萤石15~20%和石英砂15~20%。
进一步的,熔炼过程中铁水液面上设置有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出铁后,铁水液面采用珍珠岩覆盖。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浇铸温度为1430℃~1470℃。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热处理包括在910℃条件下保温22min后进行油淬,然后在270℃℃条件下进行回火保温,保温时间为4~6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六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六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1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流道闭式叶轮精铸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拧紧式剥线钳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