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630.2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孙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润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58 | 分类号: | A61K8/58;A61K8/92;A61Q11/00;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4 | 代理人: | 赵正寅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漱口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漱口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口腔卫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刷牙和漱口的生活习惯的人在不断增加,漱口水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大。
现有漱口水的技术配方大致是:乙醇或其他多元醇+表面活性剂+防腐剂+杀菌剂+香料+甜味剂+其它添加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十二烷基硫酸钠、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类、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类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类;常用的防腐剂有尼泊金甲酯、丙酯等;常用的杀菌剂有洗必太等;常用的香料有薄荷等;常用的甜味剂有糖精钠和三氯蔗糖等;常用的其他添加剂有草本提取物和柠檬酸等。
现有的漱口水存在的问题是:口感不好,对口腔有副作用,具体体现在现有的漱口水刺激性大,具有毒副作用,并且清洁抑菌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漱口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有机硅季铵盐代替现有漱口水中的杀菌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从而增强了清洁抑菌的效果,对人体无刺激,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也改善了漱口水的口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漱口水,包括有机硅季铵盐和水;所述有机硅季铵盐的化学式为(C2H5O)2SiCH3(CH2)3N+(CH3)2C18H37Cl-。
本实施例的新型漱口水中的有机硅季铵盐经广东省微生物检测中心检测,其结果如下:
一、对各种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对各种真菌如白色念珠菌,各种霉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抗菌作用,如下表1所示:
表1
二、与现有技术的漱口水的常用材料的毒性对比如下表2所示,表2中除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硅季铵盐外,其他材料的LD50值来自百度搜索:
表2
三、经白鼠的急性口服毒性试验,该有机硅季铵盐的毒性低于食盐和维生素C的毒性,属实际无毒,如下表3所示:
表3
四、该有机硅季铵盐的水溶液对眼睛和皮肤均无刺激性,如下表4所示,表中,样品组为本实施例中的有机硅季铵盐,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组。“0”代表无刺激,“1”代表有刺激。
表4
进一步地,所述有机硅季铵盐的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5%~3.5%。有机硅季铵盐在漱口水中含量过高,超过3.5%时,一是会影响漱口水的口感,二是会增加漱口水的成本。有机硅季铵盐在漱口水中含量过低,低于0.5%时,清洁抑菌的效果急速下滑。
进一步地,所述新型漱口水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山梨醇5%~10%、甘油3%~5%、甜味剂0.02%~0.06%、尿囊素0.1%、椒样薄荷油0.03%~0.06%、茴脑油0.025%~0.06%、薄荷脑0.125%~0.25%和WS-30.005%~0.01%。
进一步地,所述甜味剂为三氯蔗糖或糖精钠。
一种新型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水升温至80~90℃,保温12~30分钟,降温到常温,然后向常温的水中加入山梨醇、甘油、三氯蔗糖和尿囊素并搅拌完全溶解,得到A相;
S2:将有机硅季铵盐、椒样薄荷油、茴脑油、薄荷脑和WS-3混合,搅拌15~30分钟,得到B相;
S3:混合A相和B相,搅拌至透明,得到新型漱口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升温至85℃,保温15分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搅拌时间为2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采用有机硅季铵盐代替现有漱口水中的杀菌剂、防腐剂、表面活性剂和增溶剂,从而增强了清洁抑菌的效果,对人体无刺激,并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本发明的新型漱口水完全符合QB/T2945-2012口腔清洁护理液的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新型漱口水的配方如下表5所示:
表5
本实施例的新型漱口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润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润研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6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