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镁加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60538.6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9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裕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3/08 | 分类号: | A61K33/08;A61K33/00;A61P1/04;C01F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镁 制备工艺 混合溶液 搅拌反应 碳酸氢根 药典要求 质量稳定 纯净水 碱性铝 烘干 可控 制备 洗涤 过滤 冷却 | ||
本发明涉及铝镁加的制备工艺,包括:将碳酸氢根物质、碱性铝和碱性镁溶于纯净水中形成混合溶液,搅拌反应,冷却,过滤,洗涤,烘干,即得。本发明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得到的铝镁加质量稳定可控、符合药典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镁加制备领域,特别涉及铝镁加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氢氧化铝凝胶及其与氢氧化镁的混合物,目前广泛应用在药物配方中,作为胃酸过多相关的胃肠疾病治疗中的抗酸剂被使用。这些配方的一个缺点是该物质会产生过度碱化从而造成反射性胃酸状况;另外,依照现代医学观点,胆汁酸逆流在胃肠道高级器官紊乱中的重要性已被完全接受。上述制剂不能够控制胆汁酸,并限制其有效性;而且,还会造成氢氧化铝凝胶老化和结构的变化,从而降低酸的中和性能。新的化合物I不具有这些缺点,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治疗伴有胃酸和胃蛋白酶过量分泌、或胆汁逆流的上胃肠道紊乱症状的稳定药物配方。例如:食道炎、复发性溃疡、胃酸过多、心脏不适、消化不良和食管裂孔疝等,因为这种化合物能够改善酸的中和性能,它可以在很低的pH值情况下,抑制胃蛋白酶活动,并更大程度地比氢氧化铝凝胶更容易和胆汁酸融合。
巴塞罗那Alimirall实验室的研究人员Roberts DJ博士等以及日本的研究人员研究表明,新型理想的抗酸剂应符合如下要求:
1.应为难吸收性抗酸药,长时间或过量服用不会引起碱血症;
2.应具有很强的中和活性以及高的中和速度,且还应有较高的缓冲能力,服用后能快速持续中和胃酸而不会引起碱中毒及继发性酸分泌增加的现象;
3.无腹泻、便秘或其他副作用;
4.稳定的化学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能充分与多余胃酸、胆酸和胃蛋白酶等结合使之失活,而本身抗酸活性不受其影响;
5.最好是不含钠(或含量低)、钙的制品。
铝镁加是一个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新型理想的抗酸剂。铝镁加(almagate)分子式是Al2Mg6(OH)14(CO3)2·4H2O,由西班牙Amirail研究所研制,目前国内从韩国进口原料,由扬州一洋制药于1999年在国内上市。
铝镁加是一种层状晶型结构,因此其可保持性质稳定,经长期放置仍不变质。另外其大的比表面积,因而具有优良的抗酸作用。体外的抗酸实验结果表明,本品的作用速度比氢氧化铝快4倍,强8倍,比其他抗酸剂作用速度快,胃内PH维持在3-5,维持时间也长,并且无胃酸反弹。
药理实验表明,铝镁加并非单纯通过中和胃酸而起到治疗作用,其通过减少酸离子和吸收胃蛋白酶作用抑制胃蛋白酶的担保水解作用,防止胃粘膜失效时胃蛋白酶对胃粘膜进一步损伤,且选择性吸收胆酸和溶血软磷脂,对因胆汁返流引起的胃溃疡有一定的作用。铝镁加可克服单一铝镁制剂所引起的便秘及腹泻等不良反应,服用后不会引起碱中毒及继发性酸分泌增加的现象。铝镁几乎不吸收,健康者每日口服8g,共5天,对血镁和血铝浓度均无显著影响,且是钠含量低的制品。
因此,铝镁加作为一种新型理想的抗酸药,在治疗和预防消化性溃疡疾病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虽然专利BE873843A1和US4447417A均提出了铝镁加的制备方法,但是均采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制备,这导致了如下缺陷:
1)气体不易控制,危险性比较大;
2)气体的导入,难以进行精确计量,容易导致副反应发生,生成杂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铝镁加的制备工艺,该工艺操作简便,原料廉价易得,制备得到的铝镁加质量稳定可控、符合药典要求,适合工业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裕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裕英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5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