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60059.4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5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钱卫东;王硕干;姜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东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自贸试验区(空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剪力 墙现浇 主体 同步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一)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二)将装配式墙板吊装就位,并将装配式墙板进行连接和支撑固定;(三)支设现浇模板,并将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固定;(四)混凝土浇筑入模,装配式墙板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成型。本发明将短肢剪力墙结构与二次结构实行同步施工,一次成型,无传统二次结构施工中诸如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大大增强结构整体性,提升施工质量和效果;现场施工工序和材料种类型号明显减少,施工环境大改善,污染环境的因素大大减少;同时具备装配式施工的环保、节能、优质、高效、安全施工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八十年代以前,建筑房屋基本上是七层以下的砖混结构,采用砖墙、构造柱、圈梁、楼面板逐层同步施工建造完成,砖的强度均在10MPa以上;九十年代由于抗震设计的需要,开始以框架结构设计为主,先施工结构梁、柱和楼板,再二次填充围护墙和隔墙,确保地震砖墙破坏时,主体楼房不会倒塌;二000年以后,已开始大量采用高层剪力墙板楼、框架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二次施工,目前框架剪力墙和短肢剪力墙的二次结构均采用框架二次填充的施工方法。
现行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框架结构二次施工的构造柱、腰带、门窗抱框、填充墙等需在主体结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时,方可开始填充二次结构及隔墙等;主要是防止同步施工时,构造柱形成受力支点,改变框架的受力部位和位置,使大梁受力计算时的配筋部位与现场实际受力位置不一致,造成局部配筋而出现的大梁开裂,甚至断裂的风险;同时防止墙体提前受力后,楼层荷载沿墙体直接下传,导致下层墙体因强度不足而出现墙体破坏,还有大梁提前受力,砼及钢筋的变形产生对结构的不确定影响(在多层混结构的悬挑梁施工中,上层墙体是同步施工,拆除底撑后,悬挑梁受力基本无影响;固此条可不需考虑)。
在多年的施工实践中发现,框架、剪力墙等二次施工时,工序相对复杂,费工费时,增加不少人工和材料成本,如果能采用一次同步施工可节约不少施工成本;而结构安全是所有规范标准的强制控制条件,不得随意改变或调整;但如果能解决以上不利的影响因素,同步施工应当是可行的;特别是在结构受力比较均匀的短肢剪力墙结构中,框架梁较少,梁跨度不大,在处理好上述不利影响后,完全可以实现同步施工。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实现整体施工质量提升,并为环保节能施工创造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墙板与短肢剪力墙现浇主体同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主体结构的钢筋绑扎;(二) 将装配式墙板吊装就位,并将装配式墙板进行连接和支撑固定;(三)支设现浇模板,并将建筑模板进行支撑固定;(四)混凝土浇筑入模,装配式墙板与主体结构一次浇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东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东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60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警示功能的自行车脚蹬
- 下一篇:一种焦亚硫酸钠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