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9994.9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唐财坤;单颖;胡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财坤 |
主分类号: | C08B37/10 | 分类号: | C08B37/1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1001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肝素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类,涉及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类肝素又称多硫酸化硫酸软骨素(Heparinoid)。1948年,Jorpes和Gardell从肝和肺中制备肝素时,得到一种由D-葡萄糖醛酸和D-葡萄糖胺组成的多糖,这些物质与肝素结构相似,只是硫酸化程度较低,抗凝血活性低,但经多硫酸化后,其性质发生很大变化。通过与血管内皮表面结合,促进了具有抗血栓活性的内源性氨基多糖的释放,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从而改善中间代谢,促进皮肤营养的供给及废物的排泄,起到消肿去淤、抗炎止痛、促进结缔组织恢复等功效;还能够灭活组胺、5-羟色胺等炎症介质、抑制肉芽组织增生及平滑肌细胞繁殖;在角质软化剂、天然保湿剂的协同作用下,能够抑制胶原纤维的过度增长,减轻瘢痕形成;并能保留皮肤表面水分,使胶原纤维软化,弹性增强,对增生性瘢痕有软化作用。
同时,类肝素抗菌谱广,对许多致病菌如化脓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道菌群(大肠杆菌)、致病性真菌(白色念珠菌)、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发炎病症,改善患处血液循环,吸收渗液,治愈水肿及浮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出满足临床需要的类肝素的方法。
一种类肝素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工艺如下:以健康动物的骨和/或软骨为原料,将原料粉碎、经氢氧化钠预处理后加入酶进行酶解,经过滤得到清液,加入乙醇沉淀,沉淀物经水溶解后脱色、过滤,滤液经乙醇沉淀后干燥,得到类肝素中间体;中间体经多硫酸化、乙醇沉淀、脱色、分级醇沉、干燥得到精品类肝素。
所述的健康动物的骨和/或软骨,包括但不局限于健康动物的气管、髌骨、各部位的骨骼、软骨。
所述预处理为:先将骨和/或软骨经粉碎后投入反应釜中,加入不少于原料质量1.5倍的水,采用1%-10%的氢氧化钠进行预处理,时间为6-24个小时,温度为10℃-80℃。
所述酶解所用酶包括但不局限于脂肪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链霉菌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
所述酶解条件为酶解条件为上述酶的反应条件及所述酶的灭活条件。例如胰酶反应条件为ph8-10、温度50-60摄氏度、反应时间为2-4小时,灭活条件为85摄氏度以上、不少于15分钟。
所述多硫酸化步骤为:
(1)以N,N-二甲基甲酰胺和/或甲酰胺为溶剂溶解类肝素中间体,溶剂体积:类肝素中间体质量为1-5L/g;
(2)将氯磺酸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或甲酰胺中,氯磺酸和N,N-二甲基甲酰胺和/或甲酰胺体积比为1:1-5倍;
(3)将两种溶液共混于反应釜中,条件为18℃-70℃,时间为4~10小时。
所述脱色的脱色剂为活性炭和/或双氧水;当脱色剂为活性炭时,活性炭加入量为0.1-5%g/L(w/v)、PH值为3-7,反应温度为15℃-100℃、反应时间30~180分钟;当脱色剂为双氧水时,双氧水加入体积为1%-10%(v/v),温度为15℃-60℃,PH值为8-12,反应时间为2~36小时。
本发明制备的类肝素主要技术指标包括:
性状:白色无臭微苦粉末;
PH:5.3-7.6;
旋光度为:-11.7°——-14.7°;
特性黏数0.09——0.18;
游离硫酸基13.0%以下;
D-葡萄糖醛酸19.0——24.0%;
氮1.6——2.0%;
有机硫酸基25.8——37.3%;
高热残存38.0——48.0%;
抗凝血活性:80IU以下;
透明质酸酶阻碍活性14%-26%。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制备出满足临床需要的类肝素的方法,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无废弃物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符合循环利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财坤,未经唐财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9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