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9658.4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04 | 分类号: | E04G11/04;E04B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衣然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异形 结构 模板 支撑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具有受力复杂、荷载大、施工难度大、危险系数大等特点,对于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施工,至今尚无可以参考的规范、技术总结,这无疑增加了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难度,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不期望见到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所述模板支撑体系包括所述斗状异形结构的模板和所述斗状异形结构的模板支撑,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建立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模型,并对所述计算模型进行荷载分析以获取分析结果;
步骤S2,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进行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步骤S3,根据所述设计进行所述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在根据所述分析结果进行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之后,所述步骤S1还包括对所述设计进行验算的步骤。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斗状异形结构为漏斗结构,所述漏斗结构包括斗壁板、位于所述斗壁板上方的第一梁板和位于所述斗壁板下方的第二梁板,所述步骤S1包括:
步骤S11,建立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计算模型;
步骤S12,在所述计算模型中取单位长度的斗壁板进行荷载分析,并于获取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垂直于模板方向的支撑荷载和沿模板方向向下传递于所述第二梁板的承压荷载后,将所述支撑荷载分解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的模板所承受的水平推力和竖向压力;
步骤S13,将所述漏斗结构按等截面换算为水平投影宽度及等效高度,并根据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的模板所承受的水平推力和竖向压力获取所述漏斗结构的模板单位面积的承受力,所述漏斗结构的模板单位面积的承受力为所述分析结果。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2中,根据公式(1)和公式(2)获取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垂直于模板方向的支撑荷载和沿模板方向向下传递于所述第二梁板的承压荷载;
所述公式(1)为F1*sinα+F2*sinβ=G;
所述公式(2)为F1*cosα=F2*cosβ;
其中,所述F1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沿模板方向向下传递于所述第二梁板的承压荷载;所述F2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垂直于模板方向的支撑荷载;所述α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β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S12中,利用公式(3)和公式(4)将所述支撑荷载分解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的模板所承受的水平推力和竖向压力;
所述公式(3)为q1=F2*cosβ;
所述公式(4)为q2=F2*sinβ;
其中,所述q1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的模板所承受的水平推力;所述q2为所述单位长度的斗壁板的模板所承受的竖向荷载。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根据所述漏斗结构的模板单位面积的承受力进行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所述设计包括立杆、横杆、扫地杆和剪力撑的尺寸、数量、材质及布局。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摆放所述扫地杆,逐根竖立所述立杆并将所述立杆与所述扫地杆扣紧;
步骤S32,安装所述横杆;
步骤S33,安装所述剪刀撑;
步骤S33,安装所述模板。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斗壁板由环向矩形梁、板结构或异形环向梁、板组成。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漏斗结构设置于一储煤筒仓内。
上述的空间斗状异形结构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斗状异形结构的模板支撑中的钢管为扣件式钢管。
上述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9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