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雷器性能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7534.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刚;李伟;李邦彦;姚玉海;齐伟强;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雷器 性能 确定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避雷器性能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避雷器,其中,所述预设避雷器对应有避雷基本信息,所述避雷基本信息至少包括:安装信息、运行时长信息、型号参数;
根据第一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一目标参数;
根据第二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二目标参数;
根据所述避雷基本信息、所述第一目标参数、所述第二目标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避雷性能,
在获取预设避雷器之后,根据第一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一目标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憎水性测试,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憎水等级,其中,所述憎水等级用于指示所述预设避雷器的表面耐水渗透的特性对应的级别,
其中,在获取到预设避雷器的避雷基本参数后,包括:获取避雷器外观参数,并基于外观参数确定预设避雷器的外观评估损坏参数;基于外观评估损坏参数确定避雷器外观状态等级,其中,所述避雷器外观状态等级:完好状态、轻微破损状态、中度损伤状态和严重破损状态,
在所述第二预设测试项目为预设电流冲击测试时,根据第二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二目标参数包括: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预设电流冲击,记录预设电流冲击后的预设避雷器的温度变化参数和电流变化参数;在进行所述预设电流冲击测试后,测量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电阻片的损坏值;根据所述温度变化参数、电流变化参数和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电阻片的损坏值,确定所述第二目标参数,
在获取预设避雷器之后,根据第一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一目标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预设避雷器的表面状态,得到表面状态参数;根据所述表面状态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老化等级,其中,所述老化等级用于预测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目标使用年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测试项目至少包括:避雷器的绝缘电阻测试、直流参考电压测试、泄露电流电气参数测试,其中,根据第一预设测试项目,对所述预设避雷器进行测试,得到第一目标参数包括: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得到第一绝缘电阻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得到第一直流参考电压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泄露电流电气参数,得到第一泄露电流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绝缘电阻值、所述第一直流参考电压值和所述第一泄露电流电气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第一基本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基本电气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第一基本电气参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洁所述预设避雷器的表面,得到垃圾物体;
对所述垃圾物体进行测量,得到所述预设避雷器的预设垃圾参数;
根据所述预设垃圾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污秽等级;
在得到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污秽等级后,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得到第二绝缘电阻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得到第二直流参考电压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泄露电流电气参数,得到第二泄露电流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二绝缘电阻值、所述第二直流参考电压值和所述第二泄露电流电气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第二基本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基本电气参数、第二基本电气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第二基本电气参数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时间段,将所述预设避雷器放入氯化钠水溶液中进行水煮试验;
在进行水煮试验后,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绝缘电阻,得到第三绝缘电阻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直流参考电压,得到第三直流参考电压值;
测试所述预设避雷器的泄露电流电气参数,得到第三泄露电流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三绝缘电阻值、所述第三直流参考电压值和所述第三泄露电流电气参数,确定所述预设避雷器的第三基本电气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基本电气参数、第二基本电气参数和第三基本电气参数,确定所述第一目标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75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