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7113.X | 申请日: | 201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0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军;许宏珍;余迪;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超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1 | 分类号: | H04N21/61;H04N21/647;H04N21/2385;H04N21/258;H04L12/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广电 单向 hfc 接入 宽带 混合 网络 及其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及其运行方法,该混合网络中的网络路由器实现IP数据流的转换,使来自互联网IP数据流被网络调制器所解析,网络调制器数据流经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络入户,针对无内置解码芯片的家庭网关,一路同轴电缆线连接家庭机顶盒,另一路连接家庭网关;针对有内置解码芯片的家庭网关,网关可直接取代机顶盒,同轴电缆将IP下行数据流和TS数据流传送到家庭网关和单向机顶盒,家庭网关通过3G、4G或地面波模块向移动互联网单向传送上行IP数据流。本发明的动态分配网络路由器频点、控制网络数据传输平均延迟、控制网络丢包率等方法及宽带混合网络TCP/IP优化算法,还给出了无线传输环境感知的智能家庭电视路由分发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宽带网络电信网络与广电网络相融合的混合网络,涵盖了数字广播技术、移动通讯技术、IP网络技术,尤其为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三网融合是大的发展趋势,包括业务融合、网络资源互用。另一趋势是无线700M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三网融合,广电网络是一个重要平台,因为广电有线网络用户接入同轴电缆具有最高可达4.8Gbps带宽的稳定承载能力,在有线广播电视传输数字化、IP化发展趋势下,将可释放出大量的富余带宽。
目前国内广电有线网络的宽带常见接入方式分为DOCSIS、EOC和FTTH三大类,如中国专利CN201210196157.7公开的一种广电网络,提供了第三方运营商用户宽带上网的方法。但是,在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地级市以下地区,广电用户仍是基于单向HFC网络,是通过单向机顶盒来收看普通数字电视。中国专利CN201410315597.9虽然给出了基于广电单向HFC网络的能实现点播业务的系统,该系统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APP(手机、iPad)、DVB网络、面向现有的单向机顶盒终端以及前端推流系统,实现节目点播、时移回看、快进快退的视讯业务。但如何为众多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用户融入宽带业务,这是摆在广电人面前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仍在使用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广大用户,提供一种无需进行网络双向改造即可融入宽带业务的混合网络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已经部署宽带的广电网络,提供增加宽带带宽的高效、可靠的运行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的宽带混合网络,其构成包括有,混合网络路由器、IPQAM网络调制器、家庭网关、3G、4G或广电地面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路由器的一端连接互联网出口,网络路由器的另一端连接IPQAM网络调制器数据流入口,网络路由器实现IP数据流的转换,使来自互联网的IP数据流能被IPQAM网络调制器所解析,IPQAM网络调制器数据流出口连接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络,广电单向HFC接入网络的入户电缆分为两路,一路同轴电缆线连接到家庭单向机顶盒,另一路同轴电缆线连接至家庭网关,同轴电缆将IP下行数据流和TS数据流传送到家庭网关和单向机顶盒,家庭网关通过3G、4G或地面波模块向移动互联网单向传送上行IP数据流;家庭网关也可以包含单向机顶盒的全部功能,不仅提供宽带接入,还可内置解码芯片,替代用户的单向机顶盒。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庭网关通过EOC、FTTH或CMTS-CM系统作为回传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庭网关包括高频头、主芯片CPU、安全芯片和3G、4G或广电地面波模块,高频头将视频流送到安全芯片,安全芯片将连接保护TS流和IP流送至主芯片,主芯片与安全芯片之间实现过程控制并输出A/V。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芯片包括有DCAS、CDRM、算法集、安全存储、UTI和WiF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超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超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7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松花粉粕制备抗氧化松花粉肽的方法
- 下一篇:文件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