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乌榄树病虫害的注干剂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57009.0 申请日: 2017-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8077336A 公开(公告)日: 2018-05-29
发明(设计)人: 赵梅兰 申请(专利权)人: 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N65/44 分类号: A01N65/44;A01N25/02;A01G7/06;A01G13/00;A01P3/00;A01P7/04
代理公司: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代理人: 李瑞环
地址: 5323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注干剂 施药 树体 病虫害 针头 防治 川芎提取物 树干木质部 重量百分比 从上向下 原料混合 原料组成 纯净水 甲酰胺 茎基部 纳米碳 柠檬草 炭疽病 提取物 拔出 省工 省水 树径 传导 溶解 伤口 注射 泥土 堵住 透明 观察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乌榄树病虫害的注干剂,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柠檬草提取物2.0~4.0%、川芎提取物5.0~10.0%、纳米碳1~3%、甲酰胺15~18%及纯净水补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溶解至透明即可。所述注干剂的使用方法为:选择树径大于10cm的乌榄,在距茎基部20~30cm处注射施药,将注干剂针头从上向下斜插入树干木质部中;施药后观察注干剂流量,当药剂全部进入树体后,拔出针头,用泥土堵住伤口,让其自然痊愈。本发明通过注干的方式,将药剂注入乌榄树体,通过树体自身传导来防治乌榄病虫害,对炭疽病、叶甲和卷叶蛾效果好,相对于传统施药省水、省工、无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病虫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乌榄树病虫害的注干剂。

背景技术

乌榄(学名:Canarium pimela Leenh.)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5厘米。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榄角”(或称“榄豉”)作菜,榄仁为饼食及肴菜配料佳品;种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业用油。木材灰黄褐色,材质颇坚实,用途与橄榄同。根入药,可治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胃痛、烫火伤。乌榄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壮药】麻美:树皮用于内伤吐血《桂药编》。根(乌榄根):酸、涩,平。止血,化痰,利水,消痈肿。用于内伤吐血,咳嗽,手足麻木,胃痛,烫伤,风湿痛,腰腿痛。 叶(乌榄叶):涩,温。止血。用于崩漏。 果实(乌榄仁):甘,淡。润肺,下气,补血,杀诸鱼毒。经济价值:种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业用油。木材灰黄褐色,材质颇坚实,用途与橄榄同。

乌榄为高大乔木,多年生,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尤其是当乌榄成林后,由于树势高,病虫害大多发生在叶片或枝干,常见的有炭疽病、叶甲和卷叶蛾。乌榄病虫害常见的防治方法为拉管高压水枪喷雾,使用的为常规化学药剂;而海拔较高的乌榄一般位于山区,由于地势高,取水困难,一般不防治。常规防治方法拉管将水从山下引流上来,然后加药喷雾,有效成分利用率低,而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体中毒,大多数不予防治。因此,乌榄常年受到病虫的为害,损失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治乌榄树病虫害的注干剂,通过注干的方式,将药剂注入乌榄树体,通过树体自身传导来防治乌榄病虫害,对炭疽病、叶甲和卷叶蛾效果好,相对于传统施药省水、省工、无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治乌榄树病虫害的注干剂,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柠檬草提取物2.5~3.8%、川芎提取物5.5~10.2%、纳米碳1~3%、甲酰胺15~18%及纯净水补足100%。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溶解至透明即可。

柠檬草,别名:香茅,拉丁文名: Cymbopogon citratus(DC.) Stapf. 禾本科、香茅属 多年生密丛型具香味草本。粗壮,节下被白色蜡粉。叶鞘无毛,不向 外反卷,内面浅绿色;叶舌质厚,顶端长渐尖,平滑或边缘粗糙。伪圆锥花序具多次复合分枝,疏散,分枝细长,顶端下垂;总梗无毛;边缘疏生柔毛,顶端膨大或具齿裂。无柄小穗线状披针形,第一颖背部扁平或下凹成槽,无脉,上部具窄翼,边缘有短纤毛;第二外稃狭小,花果期夏季,少见有开花者;柠檬草有健胃、利尿、防止贫血及滋润皮肤,据印度的传统医术中视柠檬草为治疗百病的药用植物,由此可看出柠檬草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多的。气味芬芳而且有杀菌抗病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受到医家的推崇。可调节油脂分泌,有益于油性肤质和发质,可加入水中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

所述柠檬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采集或采购的柠檬草在室温下阴干,渗漉法提取,料水比为1:8~10,提取5~7天后,回收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0~1.12的浸膏;再加入体积分数为85%以上的乙醇,回流提取2~3次,回收滤液,浓缩至20℃时相对密度为1.16~1.18的浸膏,得柠檬草提取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大新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7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