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雷竹专用配方肥料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56718.7 申请日: 2017-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7821029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3
发明(设计)人: 林汉良;张有珍;邵香君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A01C21/00;C05G1/00;C05G3/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1309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碱性 专用 配方 肥料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碱性雷竹专用配方肥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雷竹是禾本科,刚竹属竹种。雷竹原产于浙江临安、安吉、余杭,1999年在乐山市种成功。由于早春打雷即出笋,故称之为“雷竹”实为早竹之变种。我国主要分布在29~30°,18~120°的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区,即浙江的临安、余杭、德清和安徽的宁国等县市,其中浙江临安为中心产区。

雷竹的地下茎属单轴型,竹杆散生,分枝二叉。杆高6-10米。胸径4-8厘米,节间长15-20厘米。杆箨光滑无毛,有较密的褐斑,无箨耳及遂毛,箨舌中度发达,两侧下延,叶反转皱折。雷竹新杆节下有一圈白粉环,近节下缩小变细,中部肿胀变粗,这种现象在培育好的竹林中较明显。雷竹每小枝多数5-6叶,多达9-10叶。竹叶狭小且瓦状卷曲。

雷竹性文雅,质脆弱,喜肥沃,怕积水,鞭细根少。3月初开始出笋,4月底结束,5月份新竹生长,抽枝展叶,6月份开始地下鞭生长,8月开始笋芽分化,10-11月有部分秋笋出土。雷竹以1年为一个周期,连年出笋。在年平均温度15.3℃、年降水量1400毫米的地区,生长良好。在出笋期与笋芽分化期要求有充足的降水,雷竹能忍耐-13.1℃的低温,但大雪往往对雷竹造成很大的危害。主要是雷竹竹杆壁薄性脆,易遭雪压折断。雷竹对土壤要求为疏松的沙质壤土,pH值微酸至中性,普通红壤与黄壤也适宜栽培。雷竹要求纯林栽培,集约经营,不宜与其它竹类混栽。

雷竹的需肥特点及规律

根据雷竹周年具有长鞭期、笋芽分化期、孕笋期和长笋期4个生长期的特点,进行科学施肥,促进竹笋生长。竹园施肥一般每年4次,施肥量随产竹量的增多,逐年适当增加。1年施肥3-5次,一般亩产500公斤竹笋需N20公斤、(P2O5)4公斤、(K2O)8公斤。雷竹林可使用各种肥料,但必须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中,大元素以氮为主,磷、钾为辅,中微量元素以硅、钙、镁、硼为主。根据土壤养分分析测定,缺什么补什么,实行科学配方,合理施肥,减少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能满足竹笋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营养成分需求,竹笋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及作用为:

1、氮素

氮素是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大分子物质的原料,是遗传物质、叶绿素和其它关键有机分子的基本组成元素,氮素是酶和多种微生素的组成成分,所有生物体都需要氮素来维持生命。氮是保证雷竹正常生长发育,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

2、磷素

磷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是组成原生质和细胞核的主要成分。作物体内很多磷酯类化合物和多酶分子中都含有磷,对作物的代谢过程有重要的影响。P是膜、核酸、核苷酸衍生物(ATP、NAD、NADP、FMN、FAD 、CoA等)的合成原料,参与糖代谢(光合、呼吸、合成、分解、转变、运输等)、脂代谢(CoA、ATP等),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加速雷竹多发壮芽。

3、钾素

钾不是植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份,主要呈离子状态存在于植物细胞液中。它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促进光合作用,还可以促进氮代谢,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钾调节细胞的渗透压,调节植物生长和经济用水,增强植物的抗不良因素(旱、寒、病害、盐碱、倒伏)的能力。钾还可以改善农产品品质。

4、中微量元素

植物中含量为0.1%~0.5%的元素称为中量元素,钙、镁、硫三种元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分别为0.5%、0.2%、0.1%,故被列为中量元素。最近的研究发现,硅是继N、P、K之后的第四大必需元素,也列入中量元素的范围。含量介于2×10-7~2×10-4mg/kg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钙、镁、锌、硼、锰、钼、铜、铁、硅等9种。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植物生长因素,产量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应的变化。因存在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近20多年来氮磷钾化肥的施用量急剧增加,而随作物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养分却没有得到系统的补给,所以目前缺乏中微量元素地区的作物、土壤越来越广泛,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7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