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H理论直升机着水载荷计算的粒子对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6507.3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02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索谦;汪正中;陈立霞;马玉杰;陈金鹤;鲁可;刘长文;武尚景;陆召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5;G06F30/28;G06F30/23;G06F111/10;G06F113/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ph 理论 直升机 载荷 计算 粒子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SPH理论直升机着水载荷计算的粒子对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对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一:建立水域背景网格,网格长度为kl+△;
步骤二:设定△的上限值,用于防止引人错误粒子对,其中,设定△的上限值采用的公式为:△=min(x1l,2n|Vmax|△t)
式中,x1为系数,n为时间步数,Vmax表示粒子速度的最大值,△t表示两次构建粒子对时完成的物理计算时间;
步骤三:根据水流动的物理规律,设定△的下限值,其中,设定△的下限值采用的公式为:△=max(x2l,min(x1l,2n|Vmax|△t));
步骤四:确定△值大小,过程如下:
(1)首先,设定△的初始值为x1l,构建粒子对,此时记录每个粒子的初始位置;
(2)之后,记录下一时刻的每个粒子的位置,并计算每个粒子相对于初始位置时的粒子移动距离d,并找出最大粒子移动距离dmax,
若dmax0.5ε,则此时△符合要求并继续下一时间步计算;
若dmax0.5ε,则重新构建粒子对,并记录时间步数n,并根据此时的水流最大速度Vmax及△的下限值公式计算出△;
(3)最后,重复步骤(2),求出整个过程中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50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企业排名系统的实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