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6175.9 | 申请日: | 201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罗代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白云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0 | 分类号: | E03F7/00;B02C18/06;B02C18/24 |
代理公司: | 33261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林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水道 自动 疏通 连接 管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所述管道内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对应连接有四个第一切割架,两端所述第一切割架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一固定头上,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头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切割架,两端所述第二切割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相对应夹紧连接,所述管道内筒内还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二切割刀架相对应转动的排水转轮,所述排水转轮上分别设置有叶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对杂草进行切割,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水流量,从而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具体涉及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对下水道内的垃圾进行切割,并且能够增加水流量的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中在现在的城市建设过程中,下水道是必不可少的建设环节之一,从而能够利用下水道将城市的污水和雨水排出到沟渠内,从而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问题,现在的下水道大多都是管体结构,埋藏于地下,从而能够到达排水防涝的目的,虽然现在的下水道能够起到排水防涝的目的,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当在下大雨或者是暴雨的过程中,由于雨量过大,所以就会导致水流量的增加,由于管道体的直径一定,所以水流量一定,所以下水道的排水流量并不能满足雨水的流量,从而就会导致道路的大面积积水,从而造成城市内涝,进一步的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由于下暴雨的过程中雨水中会夹杂有大量的杂草一并的流入到下水道内,当大量的杂草聚集到下水道内以后,就会导致下水道的堵塞,所以同样的会导致排水不畅,从而进一步的导致路面的积水,从而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从而影响到居民的生命安全。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切割架和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对管道内筒内的杂草进行切割粉碎,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因杂草对管道内造成的堵塞,从而保证到管道内筒的水正常的流通,并且能够通过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进一步的增加水流动的速度,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因管道内筒内的水流速的限制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从而进一步的保证人身安全,同时能够通过所述连接端头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控制所述排水转轮的转动,同时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切割架和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方便对排水和杂草的切割的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水道防堵自动疏通连接管道,包括有一排相对应连接的管道体,所述管道体内分别设置有一管道内筒,所述管道内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在所述管道体上的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分别交叉对应连接有四个第一切割架,两端四个所述第一切割架分别对应连接在第一固定头上,两端所述第一固定头上对应设置有一转动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头,所述第二固定头上分别设置四个第二切割架,所述第二切割架呈交叉状设置,两端所述第二切割架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相对应夹紧连接,所述第一切割架与所述第二切割架上分别设置有一切割面。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与所述第一切割架的相对应连接,能够进一步的对管道内筒内的杂草进行切割,从而避免了因雨水夹杂的杂草对管道内筒造成的堵塞,从而进一步的保证到管道内筒内的水正常的流通。
所述第二切割架上还分别设置有一排相对应垂直转动的切割刀,所述第二切割架的转动带动所述切割刀同步转动。能够通过所述切割刀的转动,能够进一步的对第二切割架上杂草进行切割,从而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到对管道内筒的管道内筒的杂草的切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白云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白云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6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核桃壳为原料制作三电极体系中工作电极的方法
- 下一篇:焊接电极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