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电石渣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碳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54696.0 | 申请日: | 201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1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雪琴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0;B01D53/50;B01D53/96;B01D53/62;B01D53/79;B01D53/73;C01F11/18;C01F11/46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叶春娜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电石 烟气 进行 脱硫 脱碳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电石渣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用于将脱硝烟气进行脱硫脱碳处理,该装置包括溶解池、磁选机、脱硫塔、沉降池、三个串联连接的脱碳塔;其中脱硫塔从上到下依次设置除雾器、喷射器、喷淋器和塔内氧化池,塔内氧化池通过外部的浆液循环管道与喷淋器连接,脱硫塔的顶部出气口与三个串联连接的脱碳塔连接,溶解池入口与电石渣粉末输送管道和水供应管道连接,溶解池出口与磁选机入口连接,磁选机出口的脱碳液排出管道一分为二,分别与脱碳塔Ⅰ和脱碳塔Ⅲ连接,脱碳塔的Ⅰ底部浆液出口与沉降池Ⅰ入口连接,脱碳塔Ⅱ底部浆液出口与沉降池Ⅱ入口连接,其中沉降池Ⅱ的底部沉淀出口与脱硫塔的浆液循环管道连接,沉降池Ⅰ的底部沉淀出口与脱硫塔喷射器连接,沉降池Ⅰ、沉降池Ⅱ的上部清液出口与废水处理装置连接,脱碳塔Ⅲ的底部浆液出口与沉降池Ⅲ入口连接,沉降池Ⅲ的底部沉淀出口与碳酸钙输出管道连接,沉降池Ⅲ的上部清夜出口与脱碳塔Ⅱ的脱碳液供应管道连接,脱碳塔Ⅲ的顶部具有净化气体排放管道;脱碳塔Ⅰ和脱碳塔Ⅲ不设置脱碳液循环管道,脱碳塔Ⅱ设置脱碳液循环管道,其中该脱碳液循环管道与脱碳塔Ⅱ的脱碳液供应管道连接;沉降池Ⅰ底部沉淀出口与脱硫浆液循环管道连接的管线上设置粗碳酸钙排出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脱硫塔的喷射器的位置不低于喷淋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器为一组,喷淋器为至少两组,喷射器的位置与较高位置处的喷淋器处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硝烟气是将经除尘处理的烟气经脱硝处理,所述的脱硝处理选自SCR脱硝设备、SNCR脱硝设备。
5.根据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行烟气脱硫脱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石渣粉末与水在溶解池中搅拌溶解后通入磁选机中进行磁选脱除铁渣得到脱碳液,将脱碳液一分为二,一部分通入脱碳塔Ⅰ中,一部分通入脱碳塔Ⅲ中;
(2)将经过脱硝处理的脱硝烟气注入具有塔内氧化装置的脱硫塔,先经过喷淋器喷淋的浆液和喷射器喷射的处于下落过程中的浆液汽液接触,再经过喷射器喷射的处于上升过程的浆液的汽液接触,汽液接触后的浆液在脱硫塔塔底的塔内氧化装置中被氧化,而未被氧化的浆液则通过浆液循环管道通入喷淋器中继续脱硫;
(3)从脱硫塔排出的烟气注入脱碳塔1,与脱碳塔Ⅰ上端注入的脱碳液进行汽液接触后从塔顶排出,反应后的溶液进入沉降池Ⅰ中;
(4)从脱碳塔Ⅰ中排出的烟气注入脱碳塔Ⅱ,与脱碳塔Ⅱ上端注入的脱碳液进行汽液接触后从塔顶排出,反应后的溶液进入沉降池Ⅱ中;
(5)进入沉降池Ⅰ中的溶液进行沉降处理,溶液中的碳酸钙沉淀从底部沉淀出口排出,与水混合后进入脱硫塔的喷射管中喷出,进入沉降池Ⅱ中的溶液进行沉降处理,溶液中的碳酸钙沉淀从底部沉淀出口排出,与水混合后进入脱硫塔的浆液循环管道中并从喷淋管中喷出,沉降池Ⅰ和沉降池Ⅱ上部排出的清液混合后进入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废水处理;
(6)从脱碳塔Ⅱ中排出的烟气进一步进入脱碳塔Ⅲ中,与脱碳塔Ⅲ上端注入的脱碳液进行汽液接触后从塔顶排空处理,反应后的溶液进入沉降池Ⅲ中;
(7)进入沉降池Ⅲ中的溶液进行沉降处理,溶液中的碳酸钙底部沉淀出口排出作为产品,而从沉降池Ⅲ上部排出的清液则通入脱碳塔Ⅱ的脱碳液循环管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雪琴,未经李雪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6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