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叶国槐的乔木灌丛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4429.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温昊阳;常盼盼;马欣;王传锐;王志新;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绿视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丛 乔木 产业规模 生态效益 嫁接 拓展 应用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叶国槐的乔木灌丛化的方法,通过对一种最佳的嫁接方式,以达到金叶国槐的乔木灌丛化,从而实现开发金叶国槐的价值,拓展金叶国槐的应用范围,提升其产业规模,为其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培育技术,主要涉及金叶国槐的乔木灌丛化培育技术。
技术背景:
金叶国槐(Sophora japonica cv.jinye.)属蝶形花科槐属植物,是国槐的一个变种,由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选育,是我国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黄叶乔木新品种。金叶国槐成功推向市场以来,广大苗木和园林工作局限于其生物学特性,大多以乔木形式进行培养,造成了品种的应用形式单一,在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难以满足市场对苗木多样化的要求。金叶国槐灌丛苗的培育和应用,把对国槐品种的传统认识打破,开拓了对其品种的应用价值。因其色彩靓丽,观赏期长,萌芽力强且耐修剪,同时具有较强的抗盐碱性、抗寒性、抗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能力,金叶国槐灌丛苗必将成为我国彩叶灌木的新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研制出一种最佳的嫁接方式,以达到金叶国槐的乔木灌丛化,从而实现开发金叶国槐的价值,拓展金叶国槐的应用范围,提升其产业规模,为其带来更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均选择在8月处暑后采用热粘皮芽接嫁接法嫁接金叶国槐,嫁接位置为距地面1-10cm的砧木光滑面,嫁接完成后对苗木的上部枝条进行修剪处理,将所有苗木保留至嫁接点以上0-1cm,减少水肥供应,防止接芽萌发。次年初,在嫁接点以上1-10cm处剪枝,并修剪其它国槐枝条,待接芽萌发后,及时对国槐砧木除蘖,在接芽生长至1-10cm时进行摘心处理,促发分枝,进行常规管理。
本发明的优点为金叶国槐的成活率较高,颜色亮丽,树形美观,极大地提升了金叶国槐的经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处理1:分别在每个种植国槐的小区内,于8月处暑后,采用本发明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处理2:分别在每个种植国槐小区内,对芽接以外的100株苗木进行常规管理,次年3月初采用切接法嫁接金叶国槐,每株嫁接1个接穗,嫁接位置为距地面5-8cm。待接穗发芽后,每株苗木选择保留3个生长茁壮的金叶国槐枝条,多余的全部抹去,并及时抹去国槐蘖条,进行常规管理。经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处理2的成活率仅有72.7%,显著低于处理1的成活率83.3%。
实施例2
处理1:分别在每个种植国槐的小区内,于8月处暑后,采用本发明的嫁接方法进行嫁接。处理2:分别在每个种植国槐小区内,对处理1和处理2以外的剩余100株苗木进行常规管理,首先对砧木进行修剪处理,保留30cm的统一高度,及时浇水,促进其树体水分的供应,等到5月中旬后可以进行冷粘皮芽接,嫁接后立即从嫁接点以上2cm平茬,其余管理同热粘皮管理。结果显示处理2的国槐虽也能当年培育成灌丛金叶国槐,但不及处理1提前热粘皮嫁接的国槐高大。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绿视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保定绿视野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柿子种植方法
- 下一篇:寒区河流沙洲湿地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