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11254073.3 | 申请日: | 2017-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1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杜小秋;王光辉;阮学松;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04 | 分类号: | B22D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64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拉伸 石墨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在外模内部设有模芯,模芯一侧采用多个销子予以固定;模芯另一侧分成3段,直径分别为48~52mm、40~45mm、37~41mm,三段相互连接形成锥形结构。上述外模、模芯和销子均为高纯石墨挤压成型制备而成。本发明中,将原来的模芯锥度进行更改,传统模具总长为400mm的模芯,分成3段,直径分别为48~52mm、40~45mm、37~41mm,形成锥形状态,使涡流形状控制到最小,并且手感较小,经过后道轧制‑拉伸后,管坯内“黑线”也消除,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属于铜及铜合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铜及铜合金管生产中,需要针对铜液进行牵引拉伸,以便生产出合适的管坯。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石墨模具牵引出的铜锭内壁产生螺旋纹,且手感较强。通过轧制、拉伸等工序后生产的成品管坯,将有手感的螺旋纹(拉伸)变成明显的“黑线”缺陷。此“黑线”存在管坯内壁,影响美观,并且对下道生产工序(如:管件缩口、扩口,弯管等)存在较大的质量隐患(如:扩口开裂,耐压试验破管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以便更好地改善铜及铜合金管拉伸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铜及铜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在外模内部设有模芯,模芯一侧采用多个销子予以固定;模芯另一侧分成3段,直径分别为48~52mm、40~45mm、37~41mm,三段相互连接形成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外模、模芯和销子均为高纯石墨挤压成型制备而成。
上述石墨模具在熔铸工段使用,主要用于φ92*25mm铜锭的连续铸造,该铜锭通过石墨模具及其它配件,通过牵引伺服电机,按每分钟170~380mm的调节拉伸速度对铜锭进行成型牵引。具体使用时,上述石墨模具通过冷却铜套安装在结晶器面板上,与铸造炉四孔砖紧密配合,通过安装在铸造炉炉体上的锁紧螺杆锁住;当铸造炉内的铜水温度到达牵引要求后,开启牵引机牵引,此时,铜水通过分布在石墨模具上的4个φ8的小孔流入,产生涡流,通过一次水冷却成型牵引出铜锭。
该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中,将原来的模芯锥度进行更改,传统模具总长为400mm的模芯,分成3段,直径分别为48~52mm、40~45mm、37~41mm,形成锥形状态,使涡流形状控制到最小,并且手感较小,经过后道轧制---拉伸后,管坯内“黑线”也消除,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石墨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石墨模具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石墨模具中的销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铜及合金管拉伸用石墨模具,在外模3内部设有模芯1,模芯1一侧采用多个销子2予以固定;模芯1另一侧分成3段,直径分别为48~52mm、40~45mm、37~41mm,三段相互连接形成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外模3、模芯1和销子2均为高纯石墨挤压成型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同诚合金铜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40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钢锭模的保温加热罩
- 下一篇:一种大方坯中低碳钢保护渣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