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1772.2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0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利芬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E02B5/08;E02B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利 设施 泥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利设施的辅助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
背景技术
泥沙淤积是水利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泥沙淤积,使得水库的有效库容逐年减少,电站的调节性能降低,影响大坝上游工程的使用和安全,同时对沿河两岸工农业生产造成很大隐患。国内有大量的电站因为冲排沙问题没解决,水库淤积影响电站运行,甚至会影响电站安全和设计使用寿命。因此,泥沙问题是每个电站设计要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在国内,常见的冲沙防淤措施有设置冲沙泄洪孔、拦砂坝、导沙堤、水库上游的拦排沙设施,以及水土保持等措施,但这些措施没有有效的解决电站泥沙问题,而且有些措施工程量大、造价高、冲排沙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排沙效果好的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包括安装于水利设施进水口的混凝土泥沙导除主体,所述混凝土泥沙导除主体的上表面沿水流方向依序设有第一缓冲沉泥沙单元和第二缓冲沉泥沙单元,在第一缓冲沉泥沙单元的背水面设有导泥沙机构,在第二缓冲沉泥沙单元的迎水面上沿宽度方向设有泥沙收集导除单元。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第一缓冲沉泥消单元由第一导流平面、第一导流上坡面和第一导流下坡面组成,所述导泥沙机构设置在第一导流下坡面上;所述第二缓冲沉泥沙单元由第二导流平面、第二导流上坡面和第二导流下坡面组成,所述泥沙收集导除单元设置在第二导流上坡面上;所述第一导流上坡面的上端比第二导流上坡面的上端高0.8-1m。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导泥沙机构由支架及间隔且平行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导泥沙网板构成;各层导泥沙网板的上端均位于第一导流上坡面上端的上侧且各层导泥沙网板的上端呈阶梯式排列。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泥沙收集导除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二导流上坡面上的安装平台、设置在安装平台上的沉泥沙室和设置在沉泥沙室底部的排泥沙道;在沉泥沙室底部设有排泥沙孔,在排泥沙道内设有与排泥沙孔相对应的密封机构,密封机构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当升降驱动机构带动密封机构下移时,收集的泥沙从排泥沙孔进入排泥沙道排出。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沉泥沙室的下部空间大于上部空间;所述沉泥沙室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隔板,隔板将沉泥沙室分隔成若干独立的腔室,在各腔室底部均成形有漏斗形的导沙部,各腔室均对应有独立的泥沙入口和排泥沙孔。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沙孔沿轴向的深度为4-6cm;所述密封机构由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上且与排泥沙孔相对应的密封胶塞组成;所述密封胶塞的高度为5-7cm。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位于沉泥沙室中部的支撑架底部设有压紧传力弹簧,在压紧传力弹簧对应的排泥沙道底面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由下至上依序设有传力传感器、密封胶垫和密封传力板,压紧传力弹簧夹紧在支撑架与密封传力板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单元电路连接。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由设置在排泥沙道底部的安装室、设置在安装室开口部的承重板、设置在安装室内的若干安装座、夹设在安装座与承重板之间的升降油缸及设置在安装室内的液压站组成;升降油缸的活塞杆自由端穿过承重板与支撑架铰接;在升降油缸活塞杆与承重板的接触部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液压站连接有外部控制单元。
上述的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泥沙导除结构中,所述密封组件由设置在承重板上的导向滑套、设置在导向滑套上端的密封填料及设置在密封填料上端的密封压板组成。
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采用第一、二缓冲沉泥沙单元形成的高低阶梯及多坡面结构,实现对泥沙的有效沉积,防止泥沙随水流流动;然后通过导泥沙机构对泥沙作进步的引导,最终通过泥沙收集导除单元对泥沙进行引导和清除;进一步地,为了实现对泥沙的有效清除,避免泥沙在沉泥沙室内堆积团化,将沉泥沙室设置成上小下大,并采用隔板分隔成若干小腔室,进一步避免团化堵塞现象的发现,使泥沙可以顺利排出;为方便排泥沙,在排泥沙道底部设置有密封机构和升降驱动机构,并与承重板配合,实现泥沙的自动排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利芬,未经李利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