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1598.1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0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际华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伸缩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焚烧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处理技术基本上分为焚烧、卫生填埋、堆肥、废品回收等。在垃圾处理常规技术中,焚烧处理具有减量效果明显,无害化彻底,占地量小,余热能得到利用,减少二次污染等优点,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用垃圾焚烧车焚烧垃圾,实现焚烧炉的移动,适应各地垃圾的焚烧,降低垃圾处理的局限性。
现有的垃圾焚烧炉的排烟装置一般都是采用旧式的烟囱,烟囱竖直设置在焚烧炉的炉体顶部,通过烟囱腔体对炉体内的烟气进行引流,进而将烟气排出。这种旧式烟囱的功能单一,尾气排放依然存在污染物,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通过在排烟管本体内设置有排烟管道,排烟管本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排烟管本体的端侧设置有升降烟囱本体,解决了现有的烟囱的功能单一,尾气排放依然存在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包括垃圾焚烧炉本体;所述垃圾焚烧炉本体设置在一垃圾焚烧车本体内;所述垃圾焚烧炉本体内设置有一排烟管本体和一风机;所述排烟管本体内设置有与风机的位置相配合对应的排烟管道;所述排烟管道与排烟管本体间的容腔为储烟室;所述排烟管道的排气端固定有一烟灰除尘器;所述排烟管本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排烟管本体的排气端设置有透气管道;所述排烟管本体的排气端设置有一升降烟囱本体,所述垃圾焚烧炉本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管道通过第一套筒固定在垃圾焚烧炉本体上;所述烟灰除尘器通过第二套筒固定在第一套筒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焚烧车本体上设置有与升降烟囱本体相配合对应的烟囱盖本体;所述升降机构与升降烟囱本体相配合设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升降臂。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烟囱本体包括若干相互套接的烟囱套管;所述烟囱套管的两端侧均设置有环型卡环;所述升降烟囱本体通过连接块固定在第一套筒的端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管道的端侧设置有一透气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相配合处设置有第一加强肋;所述第二套筒与垃圾焚烧炉本体相配合处设置有第二加强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道开设于排烟管本体的进气端;所述储烟室通过第一风道与垃圾焚烧炉本体相连通;所述第二风道开设于排烟管本体的排气端;所述储烟室通过第二风道与垃圾焚烧炉本体相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内均设置有通气阀。
进一步地,排烟管道与第二套筒相配合处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焚烧炉排烟装置增加了焚烧炉中的烟气在排烟管道中的停留时间,通过升降机构调节排烟装置的垂直高度和使用空间,可以使烟气在排烟管道中在要求的环境下停留一段时间后排放,提高烟气排放的要求,实现无污染排放,降低垃圾焚烧烟气对环境的污染。
2、本发明中当烟气由第二风道进入后,经过排烟管道的烟灰除尘器处理和净化处理后排出,只要适当的选择和定期检测更换除尘、净化材料,使其功能有效,可符合各种排放标准,同时,排烟管道为可拆卸式,方便清理。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垃圾焚烧炉可伸缩式环保排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E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际华,未经徐际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1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空中列车桥架的起吊装置
- 下一篇:矫直机辊套吊具及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