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50529.9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唐元昊;赵唯坚;杨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00 | 分类号: | E04B5/00;E04B5/36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楼板 叠合 组合 结构 制作 装配 方法 | ||
1.一种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结构为以下三种结构之一:(1)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与混凝土叠合楼板组合的结构;(2)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与边梁的连接结构;(3)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与中梁的连接结构;上述结构中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为模板结构浇注混凝土形成,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内底部垂直设有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相对两端上部的L型钢筋凹槽中分别水平排布负弯矩钢筋,负弯矩钢筋的一端伸至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内,负弯矩钢筋的另一端伸至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外;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另外相对两侧中轴线处,分别水平横向穿设侧向伸出钢筋。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模板为位于两侧相对的钢制模板和位于端部相对的钢制模板围成框架,位于两侧相对的钢制模板是由上侧钢模板和下侧钢模板组成,上侧钢模板和下侧钢模板通过连接钢栓插入连接钢环连接成整体,该两侧相对的钢制模板在中轴线处有预留孔;位于端部相对的钢制模板内焊接L型模板的一端,L型模板上焊有连接钢环,固定钢条穿过L型模板上的连接钢环,形成模板结构。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模板结构中,钢筋的布置结构:在钢制模板围成的框架内底部垂直设有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侧向伸出钢筋横向穿过相对的预留孔。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板结构上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拆除连接钢栓,撤去钢制模板,拆除上侧钢模板和下侧钢模板,完成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制作。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与混凝土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如下:
(1)将两块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吊装到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两侧,且两块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侧向伸出钢筋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与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底面在同一水平位置,并紧密接触;两块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侧向伸出钢筋,位于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上表面;
(2)在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现浇层,待现浇层达到预期强度后,完成两块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与带抗剪键的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之间的连接。
6.一种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与边梁连接结构的装配方法如下:
(1)边梁在制作时,在边梁内预埋连接钢管,连接钢管漏出混凝土的长度为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厚度的1/4,连接钢管预埋于边梁内的深度不小于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厚度的1/2;
(2将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和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吊装到边梁上,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和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端部搭接到边梁的距离符合现行混凝凝土规范的要求;在边梁的连接钢管和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钢筋凹槽中插入连接钢筋,并用连接钢筋连接边梁与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
(3)在上述连接的边梁和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现浇层,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上的钢筋凹槽处灌入灌浆料,混凝土现浇层与预制单向板通过连接钢管和连接钢筋连接成牢固结构。
7.一种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与中梁连接结构的装配方法如下:
(1)中梁在制作时,在中梁内预连接钢管,连接钢管漏出混凝土的长度不小于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厚度的一半;
(2)将两块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吊装到中梁的两侧,预制混凝土单向板和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端面与中梁外侧边缘线相接,两块预制混凝土的钢筋凹槽和两块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的端面底部均在同一水平位置,在中梁的连接钢管和预制混凝土单向板的钢筋凹槽中放入连接钢筋,并用连接钢筋连接中梁与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完成全预制楼板与叠合楼板组合结构和中梁用连接钢筋连接;
(3)在上述连接的中梁和两块混凝土叠合板预制底板上浇筑混凝土现浇层,待混凝土达到预期强度后,在预制混凝土单向板上的钢筋凹槽处灌入灌浆料,混凝土现浇层与预制单向板通过连接钢管和连接钢筋连接成牢固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505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