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353.5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0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邢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伯特利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B24B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预制 芯棒磁 流变 抛光机 | ||
1.一种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包括机箱、抛光装置、伺服装置、抛光工件夹具、抛光液循环系统及电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抛光装置包括支架(1)、高速伺服电机(11)、电机轮(10)、张紧轮(8)、同步带(7)、磁力旋转轮(5)、电磁铁(15)、基于集电环原理的回转磁场供电装置及电控装置;
所述的电机轮(10) 安装在高速伺服电机(11)上,而高速伺服电机(11)固定安装在支架(1)上;
所述的电机轮(10)通过同步带(7)、张紧轮(8)与磁力旋转轮(5)连接;
电磁铁(15)通过电磁铁座(4)安装在磁力旋转轮(5)上,所述的磁力旋转轮(5)通过中空主轴(13)、轴承(14)及轴承支座(12)连接在支架(1)上,所述中空主轴(13)与磁力旋转轮(5)固定连接,安装在中空主轴(13)上的轴承(14)通过轴承调节螺母紧固;
所述磁力旋转轮(5)表面上开设有方形圆槽(24、25),方形圆槽(24、25)内分别嵌套与槽型匹配的导电滑环(6),导电滑环(6)与方形圆槽(24、25)之间隔离胶连接,方形圆槽(24、25)下方分别设置有直槽并通过该直槽和内孔(26)引出+/-接线头,该+/-接线头与电磁铁(15)电连接;
所述的基于集电环原理的回转磁场供电装置包括石墨棒导柱(3),石墨棒导柱(3)安装在石墨棒支架(2)上,石墨棒支架(2)固定在支座(1)上;石墨棒(16)、微型弹簧(17)以及导杆(18)均安装在石墨棒导柱(3)上;
所述的基于集电环原理的回转磁场电控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调速器(20),电压调节器(21)、电压传感器(22);伺服电机调速器(20)与高速伺服电机(11)连接;石墨棒(16)与电压输出端相连接;显示灯串联在+/-接线头与电磁铁(15)电连接电路中;电压传感器(22)并联在电磁铁(15)两端,输出的电压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压调节器(22)调节电压输入端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集电环原理的回转磁场供电装置采用两个石墨棒(16),且与导电滑环(6)相接触的石墨棒(16)的下表面带有圆形倒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棒(16)的轴向位置上安装有微型弹簧(17),石墨棒(16)在微型弹簧(17)的弹力作用下与磁力旋转轮(5)上的导电滑环(6)充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箱包括前覆盖版(101)、侧门拉锁(102)、锁紧螺母(103)、前折叠门(104)、透明塑料板(105)、合页(106)、前拉手(107)、水箱盖(108)、电控面板(109)、地脚螺钉(110)、机箱架(111)、后覆盖板(112)、左侧门(113)、顶覆盖板、右覆盖板;其中,前覆盖版(101)、后覆盖版(112)、顶覆盖板、右覆盖板、电控面板(109)螺钉固定在机箱架(111)上;前折叠门(104)上部分通过合页(106)活动固定在机箱架(111)上,其下部分通过锁紧螺母(103)与机箱架(111)联结,其中间开孔部分通过紧固部件与透明塑料板(105)连接;所述的电控面板(109)上还安装有伺服电机控制开关、电磁阀开关、搅拌器开关、水泵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伺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301)、导柱(302)、丝杠(303)、伺服支架(304)、工作台(305),伺服电机(301)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303),丝杠(303)通过丝杠螺母连接工作台(305),导柱(302)固定在伺服系统支架(304)上,伺服支架(304)通过螺钉固定在机箱架(1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预制芯棒磁流变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工件夹具包括左调节螺钉(402),左调节螺钉(402)与左支撑座(405)螺纹连接;右调节螺钉(410)与右支撑座(412)螺纹连接;
右支撑座(412)与右工件支架(411)固定连接;左支撑座(405)与左工件支架(401)固定连接;
零件左顶针(403)通过其内孔与左调节螺钉(402)相配合且之间装配有左微型弹簧(404);零件右顶针(408)通过其内孔与右调节螺钉(410)相配合且之间装配有右微型弹簧(4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伯特利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伯特利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35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