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视频解码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9237.3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苏进发;吕立伟;周冠宏;王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597 | 分类号: | H04N19/597;H04N19/17;H04N19/172;H04N1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白华胜;王蕊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解码 自适应 视图区域 扩展区域 解码 视点信息 视频序列 用户体验 先前帧 视场 关联 | ||
本发明揭露一种自适应视频解码方法及其装置,其中,该自适应视频解码方法用于360度视频序列,该自适应视频解码方法包含:确定先前360度帧中的第一视图区域,其中,该第一视图区域与先前帧时刻的用户的第一视场相关联;基于用户的视点信息,在当前360度帧中,根据该第一视图区域确定扩展区域;以及解码该当前360度帧中的该扩展区域。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视频解码方法及其装置可改善用户体验。
本发明要求如下优先权:编号为62/428,571,申请日为2016年12月1日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上述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在此一并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360度视频解码及处理技术。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户视场(field of view)中解码360度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视频序列的视图区域的方法。本发明揭露一种根据用户视点(viewpoint)的自适应基于区域的视频解码技术以改善用户视觉体验。
背景技术
360度视频(也称为沉浸式视频)是一种新兴技术,其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用户周围覆盖全景的环绕式场景(尤其是,360度视场),取得上述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立体渲染进一步改善上述“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将全景视频广泛应用于虚拟现实(VR)应用中。
沉浸式视频涉及使用一个或多个摄像机捕捉场景以覆盖全景,例如,360度视场。通常,沉浸式摄像机使用摄像机组合,其中,安排该摄像机组合捕捉360度视场。典型地,为沉浸式摄像机使用两个或多个摄像机。同时拍摄所有视频并且记录场景的各个片段(也称为单独视图)。此外,也安排摄像机组合水平捕捉视角,与此同时,对射线机的其他安排也是可能的。
当360度视频提供全方位场景时,用户经常仅观察到有限视场。因此,解码器仅需解码每个360度帧的部分(例如,观察区域)并且向用户显示360度帧的相关部分。然而,用户并不总是观看相同区域。在具体使用中,用户会环顾四周,从而使得视场随时发生改变。因此,需要解码并显示不同区域。图1描述了用于观察360度视频序列的基于区域解码的示例场景,其中,用户从左到右移动其视点。帧110对应时刻T的360度帧,并且用户正看向左侧。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解码并显示区域112。帧120对应时刻(T+1)的360度帧,并且用户正看向中央。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解码并显示区域122。帧130对应时刻(T+2)的360度帧,并且用户正看向右侧。在这种情况下,仅需解码并显示区域132。
根据3D投影模型(projection model)以及视场,确定需解码及显示的区域。图2描述基于立体3D模型212的视场,确定视图区域的示例。投影210显示用户正看向立方体右侧的场景。立方体右侧面的区域216对应与视场相关联的区域。需要解码并显示相关区域214。接着,用户转向箭头218指示的左侧,以面对立方体的后部。在投影220中,立方体后侧面的区域226对应与视场相关联的区域。需要解码并显示对应区域224。
如上所述,基于区域解码360度帧需要解码视场,以响应用户的当前视点。如果用户穿着装配3D运动传感器的头戴式显示装置,会自动检测用户的视点或视点运动。用户也使用定点设备,指示用户的视点。为了适应360视频序列的不同视场,本领域发展出了各种3D编码系统。例如,脸书公司发展出了金字塔编码系统,其中,金字塔编码系统输出对应30个不同视场的30个比特流。然而,仅将可视视场作为主比特流。编码主比特流以允许全分辨率渲染,与此同时,可在降低分辨率下编码其他比特流。在图3中,图310描述对应可视视场的区域312。仅在全分辨率下编码本区域。图像320描述按照球面形式的360度帧示例。图像330描述已选视场的示例,并且为本所选视场生成对应比特流。图像340描述用于生成30个比特流的30个视场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92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