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减速器总成及采用该主减速器总成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740.7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博华;丁炜琦;郭飞航;胡煊华;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3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王科华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总成 采用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及采用该主减速器总成的车辆,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在主减速器主被动锥齿轮传动中,在主减速器总成的主被动锥齿轮传动中,对轴交角处的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和相邻的差速器轴承布置是把轴交角处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孔和相邻的差速器轴承孔集成到一个轴承座上,兼顾在整桥中不同布置,采用八字形挡挡板及八字形油道进行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本发明解决了卡车、客车和工程车桥无法通过同一油道实现主动锥齿轮轴承润滑的问题,减少了因不同油道设计需新开发的零件种类,主减器在不同桥型间互换性好。解决主减速器布置的过程中,由于受轴交角处轴承座的空间限制,导致齿轮等传动件布置困难、箱体笨重的问题,使主减速器布置更为紧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减速器,属于汽车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基于汽车领域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在卡车、客车和工程车桥上存在主减速器通用的情况,即卡车、客车、工程车三种不同工况下的齿轮布置在同一主减速器内。由于卡车、客车、工程车桥输入凸缘偏置方式不同,被动锥齿轮旋转方向也不同,导致对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需要开发不同的减速器壳或者主动锥齿轮轴承座,主减速器通用性不好。在地碳排放和高效运输的背景下,车桥需要自重轻,主减速比小。但是,常规的主减器布置中,主动锥齿轮由于受轴交角处轴承座的空间限制,只能从主减速器壳体外侧拆装,导致齿廓较大的小速比主动锥齿轮布置困难,减速器壳体轮廓相应增大,壳体笨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及采用该主减速器总成的车辆,其布置紧凑,使小速比齿轮有足够的装配空间,在无需开发新壳体件和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的前提下,可在卡车、客车和工程车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其包括第一八字形挡油板(1)、第一八字形油道(2)、第二八字形挡油板(3)、第二八字形油道(4)、第三八字形油道(5)、第四八字形油道(6)、回油道(16)和集油盘(17)形成的润滑回路,不开发新减壳和主动锥齿轮轴承座的前提下,在卡车、客车、工程车桥输入凸缘偏置不同以及被动锥齿轮(14)转动方向不同时,均可实现主动锥齿轮轴承(15)和(18)的润滑;通过在轴交角处集成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孔(10)和差速器轴承孔(9)的轴承座(8)与减速器壳(12)通过紧固螺栓(7)的拆装,实现传动件(11)的装配和调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主减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对轴交角处的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和差速器轴承采用集成的轴承座设置,即将主动锥齿轮导向轴承孔(10)和差速器轴承孔(9)集成在一个轴承座(8)上;
润滑回路系统包括第一八字形挡油板(1)、第二八字形挡油板(3)、第一八字形油道(2)、第二八字形油道(4)、第三八字形油道(5)、第四八字形油道(6)、回油道(16)和集油盘(17);
所述第一八字形油道、第二八字形油道、第三八字形油道、第四八字形油道采用一体铸造在减速器壳(12)内;
第一八字形挡油板(1)、第一八字形油道(2)、第三八字形油道(5)、回油道(16)和集油盘(17)形成第一润滑回路,所述第一八字形油道连通所述第三八字形油道再连通所述回油道,通过被动锥齿轮(14)和差速器壳(13)搅油,实现卡车桥和客车桥主动锥齿轮轴承(15、18)的润滑;
第二八字形挡油板(3)、第二八字形油道(4)、第四八字形油道(6)、回油道(16)和集油盘(17)形成的第二润滑回路,通过被动锥齿轮(14)和差速器壳(13)搅油,实现工程车桥主动锥齿轮轴承的润滑。
进一步地,第一八字形油道(2)与第二八字形油道(4)相对主动锥齿轮的轴线方向在竖直方向上为对称设置,第三八字形油道(5)与第四八字形油道(6)相对主动锥齿轮的轴线方向在竖直方向上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八字形挡油板(1)、第二八字形挡油板(3)为阶梯形包络结构设置在壳体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