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多能微网变时调度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8647.6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7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禹红;夏向阳;赵昕昕;王坚;陈暘;艾茂华;刘芬;于兰芝;吴桂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H02J3/3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龚燕妮 |
地址: | 41013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矩阵 控制 多能 微网变 时调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多能微网可控微源变时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根据历史数据及天气信息采用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多能微网总负荷需求及多能微网中不可控微源的总输出功率,并求出多能微网中可控微源的总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多能微网总负荷需求包含所述不可控微源的总输出功率和可控微源的总输出功率;
步骤S2:以步骤S1获得的所述可控微源的总输出功率为约束条件,通过经济最优目标函数分别求解最优潮流,得到可控微源中柔性负荷、储能电池和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期望值;
步骤S3:将步骤S2获得的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期望值作为输入参数,根据动态矩阵控制的预测模型和优化性能指标函数,分别求解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预测值;
步骤S4:将步骤S3得到的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预测值与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实际测量值进行校正,并根据校正后的输出功率预测值确定调度方案;
其中,所述经济最优目标函数用于求解当多能微网的运行调度成本最低且保证多能微网运行时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低时的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期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期望值作为输入参数输入动态矩阵控制预测模型,从而求解所述三种可控微源的输出功率预测值,所述动态矩阵控制预测模型为:
其中,P0(k)为通过实际测量得到的可控微源输出功率初始值,△uT(k+t|k)为k时刻预测得到k+t时段的可控微源输出功率增量的矩阵,维度为M,P(k+i|k)为k时刻预测得到k+i时刻的可控微源输出功率预测值,i=1,2,...,N且M≤N,N为k时刻控制作用保持不变的初始预测输出值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最优目标函数为:
minF(t)={F1(t),F2(t)},t=1,2,...,24
F1(t)=Cgrid(t)+Cflex(t)+Cstor(t)+CDP(t)+COM(t)+CDG(t)
F2(t)=Ce(t)
其中,F1(t)为t时刻所述多能微网的运行调度成本,F2(t)为t时刻所述多能微网的环境污染成本,Cgrid(t)为t时刻所述多能微网向外网的购电成本,Cflex(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中柔性负荷的调度成本,Cstor(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中储能电池的调度成本,CDP(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中可控分布式电源的调度成本,COM(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的投资折旧成本,CDG(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的运行维护成本,Ce(t)为t时刻所述可控微源的环境污染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未经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6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开门方法、装置以及智能门系统
- 下一篇:一种保温隔声塑钢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