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并氮杂多元环的合成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248621.1 申请日: 2017-12-01
公开(公告)号: CN107935927A 公开(公告)日: 2018-04-20
发明(设计)人: 李杨;徐海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大学
主分类号: C07D223/30 分类号: C07D223/30;C07D209/08;C07D491/22;C07D403/06;C07D223/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00044 ***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杂多 合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有机化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在1,2-二苯炔上发生亲核与Ene反应的串联过程得到苯并氮杂多元环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苯并氮杂多元环结构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因此,发展出一种能够快速高效的构建一系列苯并氮杂多元环骨架的方法,在有机化学的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芳炔中间体因其高活性可以很容易的发生亲核与周环化反应,进而迅速的构建多取代苯结构。因此,苯炔参与的化学转化在天然产物与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一种新的多米诺芳炔前体被报道出来,其可以通过一步多米诺串联过程先后在1,2,3-位置上连续接受两个亲核原子与一个亲电原子实现苯环的1,2,3-连续三官能化。本发明利用这种新型的多米诺芳炔前体,将苯炔的亲核反应与Ene反应结合起来,首先是氮原子与生成的第一个芳炔发生亲核反应,接下来第二个生成的芳炔与烯烃发生ene反应,成功实现了苯并氮杂五,六,七元环的构建。为合成具有这一类结构的药物分子或天然产物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苯并氮杂多元环化合物结构式A如下:

实施例

下面列举两例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1.苯并氮杂七元环化合物3的合成:

将结构式1(94.5mg,0.3mmol,1.0equiv.),氟化铯(CsF)(182.28mg,1.2mmol,4.0equiv.)以及碳酸铯(Cs2CO3)(195.6mg,0.6mmol,2.0equiv.)溶于乙腈(MeCN)(30mL)中,80℃条件下搅拌0.5h,再将结构式2(267.8mg,0.6mmol,2.0equiv.)溶于乙腈(MeCN)(10ml)中,并用缓慢注射泵8h加入此反应体系中。待反应完全,将乙腈除掉,反应粗品直接经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47.0毫克结构式3的苯并氮杂七元环化合物产物,产率为41%。

所得结构式3的物理性质及表征数据:

熔点(Mp):137-139℃;1H NMR(500MHz,CDCl3)δ7.63(d,J=10.0Hz,1H),7.58–7.52(m,3H),7.41(d,J=9.0Hz,1H),7.23–7.11(m,11H),7.05(d,J=8.0Hz,1H),4.92(s,0.5H),4.88(s,1H),4.83(s,1H),4.58(s,0.5H),3.72(d,J=12.5Hz,0.5H),3.52(dd,J=16.5,17.0Hz,1H),3.27(t,J=16.5Hz,1H),3.15(dd,J=20.0,20.0Hz,0.5H),2.66(dd,J=20.0,20.0Hz,0.5H),2.42(d,J=6.0Hz,1H),2.39(s,3H),2.38(s,1.5H),1.45(s,3H),1.37(s,1.5H)ppm.13C NMR(125MHz,CDCl3)δ149.3,146.9,143.8,143.8,141.6,139.9,139.7,138.6,138.4,138.0,137.8,136.4,136.0,132.1,131.4,129.8,129.7,129.5,129.3,129.1,128.9,128.9,128.6,127.9,127.9,127.8,127.7,127.5,127.2,127.1,126.8,113.2,112.9,51.5,44.6,35.9,35.5,22.6,21.7,18.5ppm;IR(thin film)3341,3072,2938,2888,1642,1597,1484,1449,1344,1279,1246,1094,900,751,584,542,514cm-1;HRMS-MALDI(m/z)calcd for[C24H23NNaO2S]+,412.1342;found,412.1343.

上述结构式1的化合物为已知化合物,其合成反应参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8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