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47517.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车洪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薇诺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污染 土壤 吸附 改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剂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污染物处理不当和大量排放,不合格农用物质的使用等,导致我国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不仅导致农作物产量降低,并且使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重金属,而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调查显示,我国有66.7万公顷土壤遭受了重金属污染,受镉、砷、铅、汞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先将锯木屑发酵制备得到发酵物料,然后分离得到滤渣和含有腐植酸的发酵液,将多孔煤渣浸泡在发酵液中改性,最后混合石灰石、钙镁磷肥、蒙脱石、滤渣,烘干造粒得到吸附改良剂;本发明通过多孔煤渣作为载体,将有机物料在多孔煤渣的孔洞内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金属-有机复合物,所述多孔煤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同时可以稳定土壤的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将锯木屑依次经过干燥、粉碎、过筛,加入水后进行自然发酵制备得到发酵物料,将发酵物料减压抽滤分离得到滤渣和发酵液;
步骤A2:将多孔煤渣加入到步骤A1中得到的发酵液中浸泡3-10h;
步骤A3:将石灰石、钙镁磷肥、蒙脱石、步骤A1中分离得到的滤渣分别加入到步骤A2中的发酵液中,烘干造粒,制备得到吸附改良剂。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锯木屑过100目筛。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将发酵的物料与水按照质量比1:2混合,然后调节pH为9-10,减压抽滤分离得到滤渣和发酵液。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1中锯木屑发酵温度降低到45℃以下时得到发酵物料。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步骤A2中多孔煤渣在发酵液中25-30℃下浸泡3-10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先将锯木屑发酵制备得到发酵物料,然后分离得到滤渣和含有腐植酸的发酵液,将多孔煤渣浸泡在发酵液中改性,最后混合石灰石、钙镁磷肥、蒙脱石、滤渣,烘干造粒得到吸附改良剂;本发明通过多孔煤渣作为载体,将有机物料在多孔煤渣的孔洞内与重金属形成不溶性金属-有机复合物,所述多孔煤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此可以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同时可以稳定土壤的结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所述吸附改良剂的用量为80kg/亩;所述吸附改良剂按照质量份计算主要包括7份草木灰、2份钙镁磷肥、2份蒙脱石、8份石灰石、25份改性多孔煤渣、15份有机肥;
所述改性多孔煤渣采用碱性Na2CO3溶液浸泡改性,制备得到碱性的改性多孔煤渣;所述多孔煤渣的直径大小为1厘米。
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吸附改良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将锯木屑依次经过干燥、粉碎、过100目筛,加入水后进行自然发酵,当发酵温度降到45℃时制备得到发酵物料,将发酵物料与水按照质量比1:2混合,然后调节溶液pH为9,减压抽滤分离得到滤渣和发酵液;
步骤A2:将多孔煤渣加入到步骤A1中得到的发酵液中在30℃下浸泡5h;
步骤A3:最后将石灰石、钙镁磷肥、蒙脱石、步骤A1中分离得到的滤渣分别加入到步骤A2中的发酵液中,烘干造粒,制备得到吸附改良剂。所述烘干造粒为按照多孔煤渣的大小烘干成粒即可。
本实施例的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如下:土壤pH=4.32,有机质16.6g/kg,总磷0.66g/kg,总氮1.42g/kg,总钾17.51g/kg,重金属重量Cd 1.39mg/kg,Pb 302.67mg/kg,Cu 383.67mg/kg,Zn 325.08mg/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薇诺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薇诺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47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